欢迎访问兴宁市文明网! 中国·兴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今天是:
天气预报:
粤东宝地放异彩
浏览次数:1926  作者: 吴浩镐  信息来源: 广东民间故事全书--梅州.兴宁卷  发布时间:2015-05-20  

“潇洒兴宁县,天南独一隅”,清代县令卫骏写下这脍炙人口的诗句,道出兴宁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粤东宝地”,20世纪90年代,时任广东省省长朱森林考察兴宁后,欣然写下这一誉称,体现兴宁物华天宝,充满生机。

兴宁先民从中原迁徙而来,历经沧桑,披荆斩棘,奋力拼搏,辛勤耕耘,点缀出宜人的风景,铸就了辉煌的业绩,灿烂的中原文化在这里生根开花,积淀结晶,兴宁成为“文化之乡”、“山歌之乡”、“华侨之乡”、“商贸之乡”、“足球之乡”,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杯花舞之乡”。

 

兴宁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东江、韩江上游。地跨北纬23°50′~24°37′,东经115°30′~116°。北起阳天嶂,南止铁牛牯峰,南北长100公里;西起筠竹,东抵径心,东西最大宽度36公里。全境面积2104.85平方公里。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南北山高,东西山低,中部为断陷盆地,盆地面积约350平方公里,是粤东地区最大的盆地之一。整个市境形似扁舟。宁江自北而南穿越盆地中央,南北两端重峦叠嶂,东西两境山丘绵延。正如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所描绘的“天作高山,宁昌是环,划然中开,沃野夷原”。

兴宁地处粤、赣、闽边沿地区。兴宁北部的阳天嶂与江西省寻邬县毗邻;东北部的黄茅峰、嶂顶上、莲花寨、铁山嶂与平远的石正和梅县的梅西、石坑等地相接;东部的油坊坳、罗子塘村、星曜村与梅县的瑶上、南口、荷泗交界;南部的铁牛牯峰、狮子岩与丰顺县北斗、丰良和梅县的径义相连;西北部的渡田河、冬瓜嶂、南山嶂与龙川县相邻;西南的神光山、绵畲、黄沙嶂、洋伞岭、寒婆嶂、伯公坳与五华县的华城、转水、水寨接壤。

兴宁是粤、赣、闽陆路交通枢纽。兴城距广州377公里,到深圳374公里,至福建龙岩232公里。在兴宁境内跨过的有广梅汕铁路、梅河高速公路、兴畲高速公路、205国道、原206国道、省道226线及国防公路、兴将公路等,交通较发达。

兴宁是粤东地区商品集散地,商贸活跃,自古有“无兴不成市”之说和“小南京”之誉称。

兴城是兴宁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历代县治所在地。城墙初为土垣,后为砖墙。明清县衙、民国县政府设于此,民国26年(1937年)至民国38年(1949年),曾是广东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如今市区面积扩至16平方公里,市区常驻人口20.3万人。

 

兴宁历史悠久,建县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

其时,由古龙川分治而立,县境广跨今五华、兴宁全境以及龙川县东部和紫金县东北部。兴宁县名由兴宁江而得名,县治设在今五华县华城镇雷公墩。

南朝齐至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数次析兴宁置齐昌县(府)。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从兴宁划出西南部地域设置长乐县(今五华县),所余齐昌县境和霍山地域(今属龙川县)为兴宁县境。县治由雷公墩迁至兴宁洪塘坪(又称枫林坪)。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县治由洪塘坪移至今兴城。

兴宁县境在宋熙宁年间划定后,无大的变动。元初,霍山境地划归龙川县。明嘉靖年间,大信并入平远县。清代和中华民国初期,保留明代县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设兴宁县,1951年,平远县的大信乡和丰顺县的坪畲乡划入兴宁。1958年冬,平远县并入兴宁县。1961年初,兴宁、平远分县,县境各按原辖范围,县人民政府驻兴城镇。

历史上,兴宁县政区隶属关系变动频繁。据史料记载,兴宁自建置始至南朝时,一直属东官郡管辖,东官郡则属广州。至隋朝,兴宁改属龙川郡管辖。唐朝武德年间,龙川郡改为循州,兴宁仍隶属循州,直至元朝。明朝洪武年间至清朝,兴宁改属惠州直辖。至清朝中期,兴宁又改属嘉应直隶州。中华民国之后,兴宁县政区的隶属关系多次变动,先后隶属广东都督、潮州循道、潮梅镇守使、粤东区绥靖行政公署、广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隶属兴梅专署、粤东行政公署、汕头专员公署。1965年,兴宁划归梅县专员公署,后改为梅县地区、梅州市管辖。19946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兴宁县,设立兴宁市(县级市)。

兴宁市(县)所辖镇级行政机构和区划随着时代而变换,起初设乡、区、公社,后改为镇至今,最多时设43个公社,后调整为29个区、镇。200411月以来,行政区划变动,辖兴田、福兴、宁新3个街道办事处和罗浮、罗岗、大坪、黄槐、黄陂、合水、石马、龙田、叶塘、新陂、刁坊、宁中、永和、径南、坭陂、新圩、水口17个镇。2007年全市总人口达114万多人。

 

兴宁山川毓秀,雄奇壮观。千峰耸立,林木莽莽。北部有最高的阳天嶂,海拔1017米,陡峭高峻;南部有铁牛牯峰,海拔998米,怪石嶙峋。平原铺翠,花艳草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

兴宁清流似网,碧湖如镜。北部有“小三峡”之称的渡田河,中部有风光旖旎的合水水库,最大库容量达1.1亿立方米,宁江(古称左别溪、兴宁江)贯穿南北,是兴宁的母亲河,是流域面积最大的梅江支流,北起江西寻邬荷峰畲,南至水口汇入梅江,全长107公里。大小溪河纵横交错,水库山塘星罗棋布,装点着秀美的土地。

兴宁资源丰富,矿产多种。地下矿藏有33种,矿点230处,其中煤、铁、石灰石、石膏、萤石、稀土、钴土矿等较为丰富。钒钛磁铁矿储量较多,平衡表内储量1.3亿吨;煤总储量1.47亿吨,占梅州地区的52.6%,是全省重点矿产资源市和国家重要产煤基地。地热水资源有一定的储量,有高温水、中高温热水、中低温热水三种,地下热矿水有710个点,分布在叶南汤湖、坭陂汤湖、罗岗溪美、龙田石壁等地,总流量5963吨。

兴宁物产多样,各具特色。土特名产主要有茶叶、和山枇杷、宝山柿、黄陂姜、龙眼等,水果还有荔枝、柑、桔、李、桃、柚等。兴宁种茶有500多年历史,最初品种有水仙、梅粘、官田茶等,龙北官田茶成了粤东八大名茶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被载入《中国茶志》。80年代中期大力发展种植单丛、奇兰、黄金桂和高香型品系等优质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达2.2万亩,建成18个茶叶生产基地和一批茶叶生产示范场、茶林场等农业龙头企业,2007年,年产干茶2114吨,成为主要名茶产地。在1997年中国国际茶叶展览会上,南华牌单丛、奇兰、黄金桂等兴宁名茶荣获8个金奖和1个银奖,兴城专门开设了“茶都”销售茶叶,每年“5.18”定为茶叶节。兴宁龙眼有600多年栽种历史,主要品种有黄壳石硖和青硖,皮薄、肉嫩、核小、味清甜,明朝李时珍曾有“资益以龙眼为良”的评价。龙眼加工成龙眼干,称为元肉,是一种滋补品。全市龙眼种植面积近3万亩,年产量4000吨以上,除鲜果上市外,还加工制成元肉和泡圆,远销全国各地及海外。兴宁盛产艾,兴宁人用艾、吃艾的历史久远,自古就有“端午采艾,悬门户上,驱毒祛邪”的习俗,艾叶烤干后成艾茸,成为产品销往各处,“艾煲鸡”是兴宁人吃艾的“代表作”,入口甘香,温中通气,具有药用效果,独具地方特色。兴宁盛产高山茶油,种植和加工高山茶油历史悠久,境内罗浮、罗岗、黄槐、黄陂、岗背、大坪等地均有油茶种植基地,总面积达8万多亩,年产茶油500多吨,是全省的油茶种植基地县。

 

兴宁峰峦挺秀,名胜多处。自宋朝以来,古人曾有《八景题咏》:“蚌湖映月照齐昌,丞相文峰绝异常。泛泛扁舟浮古渡,纷纷夜气锁神光。鸡灵春晓开窗牖,龙母遗迹有石床。最喜温泉堪濯足,墨池书院紫薇香。”神光山、墨池寺、南济桥、鸡鸣山、龙母嶂、汤湖、蚌湖、丞相文峰等,留下美好的神话,让人观赏到别致的风光。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出现不少新的景点,合水水库被列入《中国名胜风光大辞典》,神光山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旅游风景区,渡田河风光令人流连,还有和山岩、狮子岩、黄蜂窝茶山、文峰塔、鸡鸣山、宝山、铁山嶂都成为旅游境地。

兴宁文物众多,古迹遍布。古建筑、围寨、宗祠、民居、庙宇、会馆、桥亭、塔关颇具鲜明的客家特色和中原古文化的传统风格。位于兴民中学内的兴宁学宫,建筑已有700多年历史,占地1084平方米,大成殿殿高12米,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斗拱交错,工艺精美;位于学宫内的尊经阁,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重建,此外还存有古建筑东西庑、泮池和棂星门,渗溢着典雅古风,兴宁学宫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明崇祯《兴宁县志》记载,全境共有围寨106处之多。明代围寨多为土垣,清代以后多为砖石结构,较有规模的是下堡教美的龙头寨,水口洋槐的仙人寨,龙田圩西侧的磐石围。

兴宁民居古建筑颇具特色,围龙屋是最普遍的一种,此外,尚有棋盘屋和四角楼等。客家围龙屋是中国典型建筑之一,具有古代宫廷建筑遗制的色彩,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围龙屋”整体结构呈圆形,其中屋宇呈半圆形,有二、三、四、五等不同层次的围屋,门口以禾坪、池塘、照墙构成一体,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富予神秘色彩。屋宇选材用料相当讲究,雕梁画栋,工艺精巧,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财产。整个姓氏或宗族聚居围屋内,和睦相处,友爱互助。始建于元代的兴城东的东升围,又称“九厅十八井(天井)”,始建于明代的宁新大圳花罗墩长兴围,是保存较为完整的三层围龙屋,位于坭陂汤湖上村的王侍卫屋,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以规模宏大、建筑牢固、结构工整闻名于县内。

自明至清,兴宁先后建有城隍庙、关帝庙、魁星阁、文昌祠、宝成寺、神光寺、灵化寺,和山岩寺、墨池寺、二与寺、白衣庵、东岳宫、二圣宫、潮州会馆等近百座寺庙和会馆。位于兴城宁江西岸的两海会馆(潮州会馆)建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是在兴宁经商的潮州人所建,整个建筑颇具潮州建筑风格,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至民国时期,兴宁有古桥139座,颇有特色的是南济桥,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造,有浮船12只,用铁链缆之系于两岸桥墩,上铺木板以通行人,60年代木浮舟改为水泥船,为兴宁唯一浮桥。1993年兴建兴南大桥时被拆。

兴宁著名的古塔有水口塔、合水花塔、文峰塔。水口塔巳于19495月倒坍。文峰塔初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塔高11层,30余米,巳列为兴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水花塔,50年代曾加修葺,高9层,八角锥形,红色塔墙,典雅古朴,成为合水水库一大景观。

兴城古有四城门,门外有四关,现保存完好的有北门、南门、东北城墙和西北城墙及永泰关。

合水革命烈士纪念碑、墨池寺和兴城古城墙被列为兴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宁境内出土了一批文物,共征集历史文物1865件,其中价值较高的有春秋战国时代编钟一套6枚,还有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石凿、石戈、石矛、石等和陶罐等文物。

兴宁确定了合水革命烈士纪念碑,神光山六团烈士纪念碑,兴宁历史纪念馆,兴宁博物馆,潮州会馆,兴宁学宫等处被列为兴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追溯兴宁人文的历史渊源,是与中原文化紧密相连。兴宁县境,古为百越诸族居地。秦汉以后,中原汉族渐次南迁,与百越诸族融合,成为岭南的主要居民。现在居住在兴宁的绝大部分居民则是宋元明时期中原移民的后裔——汉族客家民系,大部分是操客家语言的客家人。

宋代户籍之册,根据汉人入粤时间先后分别编为主籍和客籍。广府民系和福建民系先民入粤在先,编为主籍;客家民系入粤在后,编为客籍。客家人故由此而得名。历史上的客家人有过五次大迁徙,兴宁的客家人大部分在第三次大迁徙中迁入。其时由于宋高宗南渡和元人入主,迫于战乱,客家人由赣中、赣南和闽西、闽南再向粤东一带转移。兴宁客家先民大部分先居于赣省(江西省),在唐末五代间由赣入闽,宋元以后进入广东东北部,辗转迁入兴宁。

兴宁现有人口中除汉族外,还有壮、苗、蒙古、回、瑶等少数民族,总数不过百人之多,不到总数的万分之一,大多是解放后随军政干部调动迁入的。

兴宁是粤东侨乡之一,有华侨、港澳台同胞30多万人。遍布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菲律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离乡背井,远涉重洋,在异国他乡艰苦创业,拼搏进取,事业有成,他们心系祖国,情连家乡,竭力为建设祖国、造福桑梓贡献智慧和力量,深受人们赞颂。

兴宁现有人口中计有130多姓,其中10多姓是解放后迁入的。

兴宁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先民历经多次迁徙,饱受沧桑,落足兴宁,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繁衍生息,铸就了“勤劳勇敢,崇文尚武,艰苦朴素,团结友爱”的客家精神,造就了代代人才,各领风骚。宋代探花罗孟郊,明代方志学家张天赋,爱民御史王天与;近代民主革命家何天炯,史学家胡曦,数学家饶宝书;现代革命家黄文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张如心,爱国民主人士罗翼群,起义将领李振,史学家罗香林,地震学家李善邦,版画家罗清桢,诗人冯宪章,小说家白危等。目前活跃在全国各条战线的兴宁籍专家教授达300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0多人,院士(含学部委员)5人,大学校长40多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兴宁籍专家200多人,享誉海内外的兴宁籍画家有100多人,堪称是兴宁的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兴宁涌现了一批颇有影响的党政军人士,有将军110多人。邓逸凡(中将)、伍晋南、张中、陈坦、陈斐琴以及现任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涌现出袁文殊、唐瑜、金帆、罗丹、陈铁耕、陈卓坤、张慧、钟步卿、黄山定、罗映球、荒烟、李凌云、王立、李仁康、刘济荣、张运辉、曾道宗、罗镜泉、潘佛章、潘允中、廖一鸣、沙汉昆等一批著名的文艺家。从这里走出去奋发拼搏、事业有成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刘宇新、罗焕昌、李济平、曾沐彬、黄清林等,为兴宁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心血,作出贡献,受到兴宁人民的赞誉。

兴宁有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是红色的革命据点。大革命初期,兴宁就有共产党的活动。1924年,兴宁籍共产党员卢惊涛、赖颂祺、曾不凡等接受党的派遣,回兴宁开展农工运动,成立农民、工人协会,播下革命火种。兴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举行武装暴动。19253月第一次东征时,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率领东征军到兴宁,传播革命思想,柳亚子、何香凝等爱国人士曾在兴宁留下足迹。蓝胜青、刘光夏、罗屏汉、陈锦华、蔡梅祥等史册记载的670多位革命烈士,以他们的血肉之驱铸就了兴宁历史的丰碑。

兴宁地理位置优越,不少历史名将、文化名人、革命家曾在兴宁活动过,爱国将领文天祥曾在兴宁驻扎过,写下“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于是便有了“朝天围”的传说;宋丞相李纲曾经过兴宁黄牛岭,写下《过黄牛岭》的诗句;“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在兴宁任过知县,亲自撰写《正德兴宁县志》;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丘逢甲曾出任兴民学堂首任校长。解放后,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到过兴宁,关心支持兴宁的事业,胡耀邦、叶剑英、陶铸、贺龙、罗瑞卿、谢非、越南总理范文同等以及温家宝、李长春、张德江、叶选平等先后到兴宁指导工作,促进了兴宁各项事业的发展。

 

兴宁是纯客家县,有独特的客家风情和客家文化,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留下了一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舞蹈有龙灯舞、狮舞、马灯舞、春牛舞。传入兴宁有数百年历史的道教舞蹈有“杯花”、“扇花”、“棍花”、“梳妆”、“办军粮”等,还有民间流行的“织女穿花舞”。杯花舞具有多年传统历史,1957年曾改编参加全国民间艺术汇演获得优秀奖,以后经过多次改革创新,获得广东省一次次金奖、银奖,并且越来越普及,成为兴宁独特的民间艺术,2008年兴宁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杯花舞之乡”。杯花舞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兴宁的客家山歌、五句板演唱流传历史较长,产生了许多山歌故事,涌现出一批山歌大师、山歌师和优秀山歌手,在境内经常开展山歌擂台、五句板说唱、斗歌、赛歌活动,被誉为“山歌之乡”。

兴宁的民间音乐群众基础较好,有各种曲调和唱腔,较为流行的有罗岗山歌、水口山歌、石马山歌、罗浮浮南山歌、罗浮司连板山歌等,曲调柔美,刚健豪放,流传于整个客语地区。此外,还有民间小调、竹板歌唱腔、庙堂音乐、道教唱腔等,丰富多彩。

兴宁的曲艺形式有五句板、快板、三句半、小演唱等,各具特色。兴宁竹板歌(五句板)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兴宁的民间美术活动较为活跃。20世纪30年代,有一批美术爱好者奔赴沪、宁、杭等地学画,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版画训练班”学习,受到鲁迅先生的教诲指导,从而带动兴宁版画创作活动的开展,1980年兴宁成立了联系各地客籍画家的“清桢版画会”,会员作品在一衣带水的日本多次展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兴宁版画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宁的根雕、木雕创作和竹工艺品制作也很活跃,涌现出一批工艺企业和工艺镇,工艺品远销海外。此外,兴宁的传统工艺纺织、制扇、制笔、编织草席、编棕、造纸等先后发展,成为群众的经济来源。

兴宁的民间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人们注重民间节景活动,最注重的是春节、元宵、端午、中秋,同时在清明、立秋、重阳、冬至、六月六、七月半、神明出行等节景亦开展活动,家家踏粄做豆腐,亲朋聚会热闹一番。兴宁过元宵节叫“赏灯”,独具特色,从正月初八日起至十八日,十八日结束那天叫“暖灯”,有的地方暖灯比“赏灯”更加热闹。赏灯节比过年(春节)更热闹,家家都有亲戚朋友来,有的添了“新丁”(男孩),族众齐集祖堂,敬祖宗,办筵席,饮酒猜码(拳),大放鞭炮、火箭、焰火、孔明灯,热闹非凡。清明那天,兴宁人有吃“清明粄”的习俗,有的扫墓。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端阳节),俗称过节,人们多用葛藤、菖蒲、祈艾挂在门户上,以示避邪。立秋,俗称秋日,一般人家都踏(舂)粉做粄,俗语云:“秋日唔(不)踏粄,心舅(媳妇)眼耿耿。”冬至到来,有“重阳狗肉冬至鸡”的说法,人们多在此时杀鸡滋补身体。

兴宁人非常注重祖祠文化,无论漂泊到何处,都在那里建宗祠,设祠堂。过去各个姓氏都建有祠堂,到了节日便到祠堂祭祀,以纪念先辈,勉励后人。

兴宁客家饮食文化内涵丰富,品种多样,人们讲究食品的制作和色香味的调烹,菜肴有酿豆腐、盐焗鸡、娘酒鸡、艾燉鸡、咸菜焖猪肉、松花红烧鱼、鱼丸、挥丸、虾丸、猪肚丸;其中小食有黄粄、萝卜粄、甜粄、鸡颈粄、田艾粄、炸粽等,具有客家风味的食品有蓼花、石马花生等。

兴宁人们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口头文学”,包括民间故事、传说、笑话、谚语、俗语、歇后语、传统民歌、儿歌等,具有浓郁的客家地方特色,如《罗孟郊神光映读》衬托客家人在贫困环境下刻苦攻读的精神,山歌故事《花烛只有一条心》、《闹公堂》等表现了客家妇女追求真挚爱情,敢于反对豪强压迫的气质,《新娘潭传说》等以本地土生土长的人物故事为主,反映了兴宁的地方风情和人文环境。这些“口头文学”,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体,体现了兴宁人民的聪明才智、高尚情操、淳朴爱情以及爱国爱家、尊老爱幼、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情怀,成为兴宁客家人们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

建县1600多年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代又一代的兴宁人民在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扬客家精神和“团结、图强、崇文、务实”的兴宁精神,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上下内外一条心,以勤劳和智慧,描绘着家乡的美好蓝图,无论是在乡的人们,还是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以及外出从商务工人士,都以主人翁精神,奋力建设兴宁,立志造福桑梓,使兴宁呈现出崭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