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兴宁市文明网! 中国·兴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今天是:
天气预报:
【围龙屋故事】会送信的狗
浏览次数:824    信息来源: 兴宁市客家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2016-03-11  

  潘太隆屋(俗称潘太隆或潘泰隆),位于兴宁市宁中镇和山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250年,系潘氏二十二世祖锦泉公兴建。坐北向南,为三堂五横(左三右二)一围围龙屋,分布面积619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389平方米。

 

 

会送信的狗

 

  潘泰隆是兴宁市宁中镇和山村的一座围龙屋,这座围龙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和客家地区的其它围龙屋大体相同,不同的是,围屋内流传着一个狗当交通员的故事,令人难忘。

 

  潘泰隆的开基祖锦泉公,原在龙川县贝岭做生意,店名也叫潘泰隆。他做生意赚了钱后,就从祖辈定居的深坑塘搬出来,在和山龙角塘开基建屋。

 

  锦泉公家养有一条狗,是一条很了不起的狗。它的身子比一般的狗大,样子非常可爱,黑亮的皮毛,扫帚似的尾巴,四条腿像四根柱子,强劲有力。它跑起来的时候,尾巴不是像别的狗那样拖着,而是翘起来,速度奇快,像箭。它与主人非常亲热,每当锦泉公从外面回来,它老远就能听出他的脚步声,无论白天还是深夜,晴天还是雨天,它都会第一时间冲出去迎接,甚至扑到他身上,用舌头舔他的腿和手,非常亲热。更奇怪的是,它好像听得懂人的话,主人叫它做什么,它就去做什么。比如,锦泉公从龙川回到家里,叫它把鞋送进屋里去,它就会用牙齿将鞋一只一只叼进屋里,又将木屐一只一只从屋里叼出来,送到主人面前。那时,通讯很不发达,尤其是乡下,来往信件一般要靠城里转,而且时间很长,从兴宁到龙川贝岭虽然只有几十公里,但信件要一月半月才能寄到,往往耽误生意上的事情。锦泉公一家人都觉得非常懊恼。

 

  这时,有人提出,家里养的那条狗很精灵,很听话,如果把它训练成能够送信的狗,对家里的生意大有好处。这事一提出来,大家都一致同意。于是,锦泉公就选了一天,让狗带着一封信跟着他步行到老隆和贝岭。果然,训练了几次以后,那条狗就真的会送信了。一家人都非常高兴。从此,狗就成了锦泉公家的专职“交通员”。每次送信时,主人把信用油纸包好,拴在狗的颈下。他们还预先与龙川东江轮渡的师傅联系,给些来回的过渡钱,将它送过河去。除了送信,主人还叫它送较为贵重的物品,送到江西等地。锦泉公家的兴旺发达,那条狗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一次,锦泉公叫那条狗送信到贝岭的潘泰隆店。这是一封很重要的信,信里要告诉店里一个很重要的商业信息。所以,信必须及时送到,而且要万无一失,不能有任何差池。狗上路时,锦泉公叮嘱了又叮嘱,反复提醒它信一定要依时送到。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直到第二天傍晚,那条狗都没有回来。一家人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是狗在路上出了事吗?那么,出了什么事呢?是信件丢失了,狗不敢回来,还是狗受到别人的伤害,回不来呢?……

 

  深夜,潘家的大门口突然传来汪汪的狗叫声,接着大门咿咿呀呀地响动起来。听声音,主人知道,是狗回家来了,打开门一看,果然,狗就站在门外。主人立刻跑出去把它抱进来。两天不见,狗憔悴多了,好像很疲乏的样子,无精打采的,没有过去那种见了主人亲昵的活泼的样子。

 

  第二天,主人才听说,前两天,龙川下了一场暴雨,东江山洪暴发,渡船停开。狗来到渡口时,过不去,虽然汪汪地叫了半天,但摆渡的人怕出事,没有送它。它只好等河水退得差不多了,才乘渡船过河,而等它把信送到贝岭店里时,两天过去了……

 

  不久,狗又在一次送信中失踪了。起初,主人还以为跟上次一样,因河水暴涨过不去,可是慢慢地,主人有点不安了,因为狗一天没有回来,两天没有回来,三天没有回来……直到过了一个星期仍然没有回来。主人这时急了。心想:又是碰上山洪暴发?他们很清楚,这几天兴宁、龙川都没有下雨。那么,是狗迷路了?过去,它从来没有迷过路,这次难道会迷路?这时,主人隐隐地意识到,狗可能碰上厄运了。那么,是被河水淹死了,还是被人宰杀了呢?

 

  这条精灵的狗就这样再也没有回来……

 

                                                      (潘剑洪口述,罗维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