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兴宁市文明网! 中国·兴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今天是:
天气预报:
【围龙屋故事】家家做扇成屋名
浏览次数:755      发布时间:2015-12-11  

善罗屋,位于兴宁市宁新街道寨仔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系罗氏十六世祖海腾公所建。坐南向北,为三堂四横三围围龙屋,门前有禾坪和池塘,分布面积621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240.5平方米。

 

 

家家做扇成屋名

 

  宁新街道寨仔村,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围龙屋叫善罗屋,其实它的原名叫“扇子罗”,又叫“扇罗屋”,这屋名的由来有一定的缘故。

  话说,清康熙年间(1679年),罗氏小九公左八房十六世祖真义公,原名腾海,字必达,生于宁新寨仔村。他五岁时丧父,靠外祖母抚育成人。年轻时,他继承父业,在惠州惠阳一带经商,由于他精明聪颖,颇善经营,因此生意越做越旺,到三十岁时已积攒了巨资,便携资回乡置业,准备在家乡寨福岭建座围龙屋。

  他回乡后,暂时住在原有的老屋,对选地建屋的事时常挂在心上。有一天夜晚,他做了一个梦,祖母托梦对他说,明天中午有一个骑白马的明师从大路上经过,孙儿可求之建屋的事。这条大路就在老屋门前不远,仅一米多宽,是兴宁县城通往坭陂、新圩、水口、下堡等地的必经之路。真义公梦醒之后,半信半疑,但他还是在大路旁等候。时至中午,果然看见一位骑白马者经过,他忙迎上前招呼,并把那人邀请回老屋,告之事由。那位骑白马者果然是懂得风水地理学的明师。明师跟着真义公在寨福岭前转了一圈,然后左右观望,沉思了一会,便说:要是你建的屋门向着南方,就财旺丁不旺;如果屋门向着北方,就丁旺财不旺。这话一时叫真义公难于决断,沉思了一会,他在心里暗想,有了人就可以挣钱,有丁就有财。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明师,遂取丁山兼午坐南向北方位,接着动工兴建。初建围屋为三幢二横,以后人丁旺盛,围屋规模逐渐扩大。围屋建成后真义公又在左边均塘岸上建了一所上下厅结构的“遵道斋”,供村周围方圆数里学童来此读书,学子众多。

  围屋建成后,一直没有起名,那时惠州惠阳一带的生意不大好,加上子孙逐渐多起来,因此生活变得更困难,除了耕田外,只得寻求其它活计。后来屋人便选取了做“纸扇骨”的工艺。他们选取苗竹做原料,开始做纸扇夹。这工艺费工耗时,从剖竹、浸水、破骨、制坯、钻孔、削枝、弯夹、钉轴等,工序繁多。但他们不辞劳苦,一天忙到晚,做好纸扇骨后挑到县城,再由纸扇经销商加工糊纸、上蜡、绘画等,制成纸扇销售。那时纸扇非常畅销,深受人们欢迎,因此屋人能得到一定的经济收入,全屋家家户户都投入这项工艺生产。他们做出的纸扇骨质量很好,而且数量较多,受到商家的赞誉,名声越传越远,因此“扇子罗”也就传开了,该屋成为“扇罗屋”。

  后来,由于做纸扇的人越来越多,遍及周边的各个镇村,加上销量有限,收入减少,做纸扇骨的生意也开始暗淡起来。至解放前夕,扇罗屋再也没有人从事制作纸扇骨工艺,大多数家庭转向以织土布为副业。尽管如此,“扇罗屋”仍在当地传开了名声。

  真义公的后裔遵循祖训,重教育人,以德传家,争做善事。解放后,便根据屋名的谐音改为“善罗屋”。

 

                                                           (罗天扬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