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兴宁市文明网! 中国·兴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今天是:
天气预报:
【围龙屋故事】脱 身
浏览次数:1004    信息来源: 兴宁市客家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2016-01-11  

  新厅下张屋,位于兴宁市永和镇大成村大成下。为明代末年当地张氏七世落居祖所建。坐西向东,为三堂八横三围围龙屋,分布面积62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116平方米。

 

 

 

  永和镇大成村新厅下张屋,是一座结构独特的客家围龙屋,新颖别致,线条简洁,横杠之间屋屋相通,厅厅相连,别具一格。该屋曾培育出不少人才。如二万五千里长征干部张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张学龄,而革命烈士张瑾瑜投身革命的故事更被群众传颂。

 

  1928年春季的一天深夜,气候寒冷,朔风嗖嗖。大成新厅下屋的沙满娘仍未睡觉,待在屋内坐立不安,心里似火烧火燎,走来走去,不时踏出屋门,朝外张望,到处一片漆黑,阵阵寒风冻得她浑身发抖,只好又回到屋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这大寒天的,她到哪儿去了呢?”她盼望着年仅16岁的女儿回来。整整一天了,女儿不知去向,她派人四处去寻找,仍不见音讯,等到现在,夜已深了,还是没见到女儿的身影,她真担心会发生什么事呢?女儿到底去哪儿了呢?

 

  她的女儿叫张瑾瑜,原名张瑾珍。在兄妹六人中,她排行第三,长得漂亮活泼。在大成小学读书时,受到农民革命运动的熏陶,迫切要求进步。在地下共产党的教育下,她一面读书,一面参加革命活动,每天晚上瞒着父母去开会,积极主动和进步青年一起去贴标语,撒传单,并加人了共青团。沙满娘发现女儿参加了革命,非常担心,几次劝说她要安分守己,好好读书,可是张瑾瑜就是不听,照样出去活动。为此,沙满娘常常唉声叹气,提心吊胆。

 

  第二天早上,张瑾瑜回来了。沙满娘看到一夜未睡的女儿,又爱又苦,马上阴沉着脸说:“瑾瑜,昨夜又到哪儿去了?”

 

  张瑾瑜看了看满脸不高兴的母亲,轻轻地说:“我到同学家去了!”

 

  “看你又骗人了!”沙满娘气恼地说:“是不是又去贴标语啦?”

 

  “妈,你都知道了还问!”张瑾瑜不以为然地说。

 

   “你呀,就是不听劝,你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沙满娘知道,丈夫张北禄曾任过国民党兴宁县永和区区长,多次嘱咐妻子要好好管教自己的子女,免得在外闹事起哄。

 

  “妈,如今中国的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群众的革命热情不断高涨,要向土豪劣绅开展斗争,我怎能袖手旁观呢?”张瑾瑜倔强地说。

 

  “你呀,年纪轻轻的懂得什么,我吃盐都比你吃米多,知道世道的艰险,你还是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息!”沙满娘继续劝道:“别去干那些冲冲喊喊的事了!”

 

  “不,我偏要去干!”张瑾瑜坚定地说。

 

  “你这样做,定会有苦头吃的!”沙满娘劝道。

 

  “我不怕!”张瑾瑜坚决地说。

 

  “你——”沙满娘站了起来,满脸怒容,大声地说:“从今以后,你哪儿也不准去,在家里好好待着!”

 

  “不,我要去!”张瑾瑜毫不示弱地说。

 

  “我,我偏不准你去!”沙满娘说完,不容分说,马上采取强制措施,把张瑾瑜锁在房间里。

 

  “妈,放我出去,放我出去!”尽管张瑾瑜喊破嗓门,沙满娘就是不答应,不开门,三餐的饭菜都由小女儿张维添送去。

 

  张瑾瑜被困在家里很焦急,几次想脱身出去都没有成功。她想到同事,想到没有完成的事,更是夜不能寐。

 

  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张瑾瑜更是坐立不安,脑子里时刻都在想着脱身的办法。

 

  这天晚上,张瑾瑜在房间里连声喊道:“妈,我要洗澡,我要洗澡!”听到女儿的喊声,沙满娘赶忙过去,看着憔悴的女儿,心里实在不安,她想女儿被关了几天,也许已回心转意,再说她几天没有洗澡,只好同意女儿的要求。但转身一想,又觉得很不放心,怕她乘机外出,想了又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叫来小女儿张维添守候在澡堂门口,盯着张瑾瑜不准离开半步。张瑾瑜在澡堂里,边洗澡边在想出去的办法,不由心生一计。

 

  “小妹,我求你帮我做件事。”张瑾瑜轻声地说。

 

  “三姐,什么事?”小妹走近澡堂门问道。

 

  “我出来时忘了,木屐还在房里,你快去帮我拿来!”张瑾瑜催促说。

 

  “不,妈不准我离开你!”小妹固执地说。

 

  “三姐又不会走,再说,天这么黑,三姐还会走到哪儿去?”张瑾瑜说。

 

  小妹看了看天空,一片漆黑,想了想,觉得三姐说的话有道理,立即起身匆匆走进屋里寻找木屐。

 

  小妹刚一走开,张瑾瑜随即冲出澡堂,从后门走出,拔腿就跑,不顾夜黑风寒,勇敢地奔赴大坪山区革命根据地。

 

  张瑾瑜来到地下党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与罗屏汉等人先后在大坪区河岭、大塘村、罗浮大信等地挨家挨户串连群众,利用晚上开会,办识字班,组织儿童团,号召妇女起来反对封建压迫,争取自由平等。在兴宁、龙川、寻邬交界的20多个乡村组织发展农会和赤卫队,健全党团基层组织,建立革命武装,开展减租减息,打击土豪劣绅.使农民运动热火朝天。张瑾瑜在斗争中日趋成熟,1929年上半年加人了中国共产党,当年9月,成为兴宁县革委会委员。

 

  经过一年多的并肩战斗,张瑾瑜同罗屏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29年12月,担任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妇女部长的张瑾瑜,与担任县委书记的罗屏汉结为夫妻。

 

  这一消息传来,张瑾瑜的父亲张北禄写出“不认女”的声明登报,要同张瑾瑜断绝父女关系。张瑾瑜闻讯后,心里又痛又恨,她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但又不理解父亲的行为。为了既定的事业,她把痛苦抛开,把亲情埋在心底,义无反顾地与自己的革命伴侣出生入死。在担任独立营宣传队队长时,每到一处都和宣传队员一同写标语,画壁画,宣传工农红军的宗旨和任务,深受群众欢迎。

 

  1933年4月,张瑾瑜担任了会昌中心县委妇委书记,丈夫罗屏汉担任县委书记,这时,他们的儿子出生了,夫妻俩非常高兴,深爱这个战火中诞生的宝贝。可是,当时的革命形势非常严峻,夫妻俩经常来回走动,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怎么办呢?他们俩想了又想,商量了又商量,终于决定把生下没儿天的儿子送出去。想到把儿子送出去,张瑾瑜不由流下痛苦的泪水,这是十月怀胎经受了多少苦难好不容易才生下来的亲骨肉,要送给别人,想到这,她紧紧抱住儿子泣不成声。那天,江西会昌的天阴沉沉的,还有点寒凉,张瑾瑜拿过衣服把儿子包好,抱在怀里亲了又亲,看了又看。这时,西江区的妇女主任崔秀莲走了过来,同时带来两个妇女。崔秀莲看了看脸上堆满痛楚的张瑾瑜,看了看她抱着的小孩.欲言又止,过了一会才说:“时间不早了,这孩子——”张瑾瑜细细看了孩子一眼,含着泪水,忍着痛苦把孩子交给崔秀莲。崔秀莲刚走开两步,突然张瑾瑜说:“慢!”忙匆匆走进房里,拿出夫妻俩省吃俭用的七块大洋塞进儿子的包裹里,一直看着崔秀莲把孩子交给那两位妇女,儿子还没有起名就送给别人,表现了一位革命母亲的博大情怀。

 

  1934年8月,张瑾瑜担任了赣南省执行委员、省白区工作部长,驻扎在江西于都,直接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工作。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张瑾瑜更加忙碌,一面深人发动苏区群众,一面分配部分同志到各县做好红军撤退的准备工作,隐蔽党员,组织地下游击队。不久,她的第二个孩子又出生了。为了革命,她又把第二个孩子送走了。张瑾瑜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远离了家人,放弃了骨肉亲情的高尚品德,永远令人敬佩称颂,她不愧是南粤的一位女英杰。

 

(根据罗梅腾《南粤女英杰、苏区展奇才》改编)                       

                                                                (刘乐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