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兴宁市文明网! 中国·兴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今天是:
天气预报:
汕尾:擦亮“善美之城”品牌
浏览次数:0  作者: 宣传部2  信息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22-02-15  
 
位于汕尾海丰县温厝村的村史馆和文化礼堂。资料图片
 

 

汕尾市城区长沙村老人娱乐场所。资料图片

 

 

汕尾高铁站旁的志愿服务驿站。资料图片

 


 

汕尾市城区全貌。资料图片

 

  整洁干净的市容环境、绿意盎然的公园广场、香气四溢的爱心食堂……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彰显着汕尾这座“善美之城”的文明力量。近年来,汕尾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抓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全力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和现代化滨海城市的新征程中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优异答卷。

 

  汕尾提出,今后五年将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文化强市,做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三篇文章,擦亮“善美之城”品牌,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发挥榜样力量 

 

  打造“善文化”内核和标识

 

  “我们的国家需要强大,在爱国思想的激励下,在坚定信仰的指引下,我愿意为党的事业奋斗……”1月初,“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在回家乡汕尾调研时,为母校白沙中学的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分享自己隐姓埋名三十年许身报国的心路历程。

 

  家乡面貌的巨大变化、领导干部的蓬勃朝气、父老乡亲的文明素养,让黄旭华院士对家乡建设成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充满信心、满怀期望。“我们将大力弘扬黄旭华院士‘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的孝’的家国情怀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核潜艇精神,激发全市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汕尾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

 

  这是汕尾积极打造“善文化”内核和标识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汕尾大力弘扬为了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大善”,为了社会进步与事业发展的“中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小善”和遍布身边、触手可及的“微善”,全市各类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队伍不断壮大,呈现出老典型经久不衰、新典型层出不穷的生动局面。彭士禄被追授“时代楷模”称号,颜海龙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张祥标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张立业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去年12月3日,汕尾承办2021年广东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汕尾)现场交流活动。活动以视频短片、访谈交流等形式分享了7名道德模范与好人代表的感人事迹。他们有致力于乡村体育事业、带出了多名跳绳世界冠军的教师赖宣治,有笔耕不辍记录汕尾红色故事的曾昭群……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好人故事彰显了“广东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宝贵精神,现场观众被满满的正能量包围,掌声不断。

 

  “我们不断完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选树、褒扬、激励和帮扶工作机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推荐评选活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汕尾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汕尾通过畅通推荐渠道、强化舆论宣传、落实关爱措施,积极营造争当好人、关爱好人的良好风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千家万户,接连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汕尾市新时代优秀政法干警”、“走进汕尾 发现善美”——善美好人推荐评议活动,命名241名“善美好人”,新增7人入选2021年度“广东好人”。

 

  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汕尾于今年正式施行《汕尾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该条例紧扣汕尾的红色历史定位和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的发展目标,创造性地将海陆丰精神、汕尾“善文化”有机融入条例之中,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强化家乡认同、巩固文明共识、坚定文化自信。

 

  凝聚社会力量 

 

  打造文明实践基金“蓄水池”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兴办爱心食堂、开展爱心助学……近年来,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汕尾大地涌现。钱从哪里来?光靠政府买单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汕尾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和市慈善总会联合发起成立汕尾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采取政府社会双向互动参与文明实践的新模式。该基金包括各级财政支持的“种子资金”以及社会组织、在汕企业、爱心人士捐赠的“公益资金”等,目前登记捐赠3000多万元,启动实施首批107个文明实践项目。

 

  “基金的成立将为文明实践打造资金‘蓄水池’,更好地吸纳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改变以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推动文明实践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汕尾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基金除用于支持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实施,孵化培育志愿服务项目之外,还将用于不断完善关爱好人、激励向善的长效机制,让好人们受尊重、享礼遇、有地位。

 

  “爱心食堂深深触动了我,让我看到当地政府是真的在用心用情为老百姓办实事,我也要出一份力!”走进陆丰市河西镇竹林村的爱心(长者)食堂,看到村里的老年人正围坐在一起享受美味佳肴,珠海市汕尾商会会长林祖武感慨道。过去一年,汕尾共建设爱心食堂119家,离不开外出乡贤的慷慨解囊。

 

  扶老人过马路、劝导电动车驾驶员佩戴头盔……在汕尾市城区多个主要交通路口,都能看到“路小青”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志愿者黄锦丹介绍,“路小青”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8年,主要负责在上下班早晚高峰时配合交警劝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遵守交通规则,“这几年,我明显感受到汕尾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尤其是骑电动车、摩托车戴头盔的人越来越多”。

 

  一抹“志愿红”,温暖整座城。如今,行走在汕尾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志愿者融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身影。他们或深入街巷打扫卫生,或以暖心服务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同守护市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为城市文明“加分”。

 

  强化惠民力量 

 

  让群众享受更多文化成果

 

  走进位于汕尾市城区东涌镇的心地绿洲公园,绿意盎然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以前这里是一片废弃地,现在建起了美丽的公园,绿化好、环境好、离家近,大家都喜欢来这里玩!”市民莫女士说。

 

  行驶在兴华路上,宽阔平坦的沥青路面、整齐划一的路灯、醒目的交通标志线让人眼前一亮。“这条路一打通,以后上班再也不用绕一大圈了。”谈及变化,市民孙先生舒心地笑了。此前,这条存在32年的“断头路”“脏乱差”的环境一直备受诟病。

 

  为减轻群众的人情负担,汕尾妙用“加减乘除”法推进移风易俗,以“加”法带动好民风,以“减”法遏制人情风,以“乘”法引领新风尚,以“除”法破除旧陋习。随着《汕尾市推进城乡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全市党员、公职人员、村干部带头作示范,主动签订承诺书,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引领农村新风,并通过修订村规民约、成立文明乡风理事会、设置道德“红黑榜”等多种举措,形成“示范引领、一约四会、两榜评议”的乡风文明建设机制,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盲目攀比、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形成了“厚养薄葬”“喜事简办”的文明新气象。

 

  口袋公园增多了、“断头路”打通了、人情负担减轻了、车辆停放有序了、农贸市场变美了……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一个个市民身边的“小变化”汇聚成城市文明背后的“大民生”。在汕尾市印发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明确提出“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总体要求,并用制度形式将“一月一主题”专项测评固定下来,全力聚焦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创文工作中的顽瘴痼疾。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目前,汕尾共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个、实践所51个、实践站671个,并在全省率先设立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全覆盖设立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并配置人员编制236个。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用厚重的文化底蕴滋养文明的沃土,是汕尾市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一大特点。在汕尾市城区马宫街道长沙村,美术、音乐、阅读等公益课程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增添色彩;在海丰县海城镇顾莲峙村,图书室、村民活动中心和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等文化设施一应俱全;在善美广场,极具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节目轮番上演……近年来,汕尾百姓“家门口”的公共文化空间和文化活动日益丰富,让群众享受到更多文化惠民成果。

 

  数说文明

 

  ●汕尾全市共有全国道德模范4人、“中国好人”9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最美孝心少年1人、“南粤新乡贤”4人、广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广东好人”37人、广东“新时代好少年”7人。

 

  ●全市共有汕尾市文明村镇99个,广东省文明村镇6个,全国文明村镇8个;汕尾市文明单位79个,广东省文明单位27个,全国文明单位8个;广东省文明校园1所,广东省文明校园先进学校15所,全国文明校园2所;汕尾市文明家庭30户。

 

  ●2021年,全市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1788支,发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563个,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约3.9万场次。

 

  ●大力推进城乡移风易俗工作,全市852个村(社区)的村规民约已修订完善,共建设文化礼堂35个、爱心食堂119家。

 

  ●2021年,汕尾扎实推进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142个市场中的131个农贸市场完成硬件升级改造工作;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升行动,3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融合发展试点已开工建设,开展“粤读越精彩”全民阅读线上线下各类活动83场次。

 

  ●2021年,汕尾对全市35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达标升级,对全市52个乡镇(街道)文化站、834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摸排整改。

 

  凡人善举

 

  “广东好人”林奕彤:

 

   打不倒的“顶梁柱”

 

  面对父母双双患癌,亲弟弟患有精神分裂症需要照顾的重任,他独自扛起了家庭重担,白天去医院照顾母亲,晚上打零工、做代驾筹医药费。父母相继去世后,他告诉自己:绝不把弟弟当成拖累,就算不结婚也不抛弃弟弟,要养活他一辈子。他将美好的青春年华全部倾注在家人身上。他便是2021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林奕彤。

 

  林奕彤出生于汕尾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大学毕业后,对未来满怀憧憬的他立志当一名数学老师,然而,命运却在这时和他开起了玩笑,身体不适的父亲被确诊为食管癌,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几十万元的治疗费对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找亲戚朋友借、申请大病补助、发起网络筹款……林奕彤想尽各种办法为父亲筹钱治病,无奈天不遂人愿,父亲还是离开了人世。

 

  屋漏偏逢连夜雨,父亲去世的悲痛还没有消散,医院又传来了母亲被确诊为结肠癌的噩耗。面对早已债台高筑的家,母亲坚持要求在家养病,不愿给儿子增添负担,但林奕彤坚决不肯:“妈妈在,家就在!就算砸锅卖铁,我也一定要把母亲的病治好。”就这样,林奕彤白天在医院照顾母亲,晚上打零工、做代驾赚钱。为了省车费,他早早起床步行一个多小时去医院;为了省饭钱,他常常只吃青菜,把鱼肉留给母亲。林奕彤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感动了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他每天坚持给母亲做康复运动、翻身、按摩。”主治医师洪可仲说。遗憾的是,母亲与病魔顽强抗争了近四年后也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反复叮嘱林奕彤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弟弟。

 

  “有今生,今生做兄弟,没来世,来世再想你……”《兄弟》这首歌是林奕彤最喜欢的一首歌。他的弟弟从小患有精神分裂症,必须靠药物维持,一发病便会“离家出走”,需要有人在身边长期看护。

 

  “照顾弟弟是当哥哥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在为父母尽孝。”林奕彤暗下决心:绝不把弟弟当成拖累,就算不结婚也要养他一辈子。为了更好地照顾弟弟,大专毕业的林奕彤放弃了稳定体面的工作。在他的悉心照顾下,原本生活无法自理的弟弟学会了做饭、拖地,情绪也逐渐趋于稳定。

 

  如今,林奕彤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逐渐传开,当地的一家教育公司主动为他安排了一份工作,并在考勤方面为他“开绿灯”。这位生活重担压不垮的“90后”又燃起了追求幸福生活的希望。

 

  文明微光

 

  打造农村文化“集合体”

 

  让文明之花 扮靓汕尾乡村

 

  在文化礼堂,村民们看图书绘本、练毛笔字、赏非遗戏曲;在爱心食堂,志愿者们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暖胃又暖心的一日三餐;在百姓舞台,一场场文艺演出为村民们送来欢声笑语,播种下文明的种子……随着文明新风不断吹向汕尾的乡间田野,这些幸福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凝聚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软实力”,让乡村从“面子”美到“里子”。

 

  “自从卫生死角变成了绿意盎然的古树公园,破旧的老房子改造成文风浓厚的村史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乱扔垃圾、打牌赌博的村民越来越少了。”说起新望村委顾莲峙村近年来的变化,在外打工多年后返乡的王瑞感慨良多。

 

  白墙黛瓦的村舍掩映于青山绿水间,粉红色的梅花花瓣漫天飞舞……栩栩如生的墙体彩绘使得眼前的建筑格外显眼,它便是王瑞口中的村史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史馆内没有华丽的装潢,却陈列着锈迹斑斑的磨盘、锄头、犁耙等旧农具,以及油灯、收音机、戏服等老物件。

 

  “这些都是从村民家里收集来的,我们村有400多年历史,‘顾莲峙’的意思是回头看莲花山就与我们村相对而立……”讲起村里的历史,王瑞滔滔不绝,眼神里满是自豪,喜爱书画的他经常在村史馆和工作室免费教村民们书法绘画。

 

  “建村史馆就是为了留住乡愁,让它成为历史专家的研究素材、当地百姓的拼搏见证、各方游客的教育课堂、归乡游子的情感共鸣。”新望村党支部副书记甘振生说。

 

  一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则设有图书室、村民活动中心和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这里不但可以举办舞狮、猜灯谜、戏曲等节目,还能开展理论宣讲、红色教育、健康科普等,集文化活动、休闲娱乐、文艺演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甘振生介绍。

 

  从秀丽的自然风光到独特的人文生态,从激荡的革命风云到多彩的民俗风情……走进莲花村委温厝村文化礼堂,图文并茂的展陈让历史的厚重感和民风的亲切感扑面而来。在“文明新风”板块,记者看到该村的道德模范和最美家庭。“这是我们规划设计的重点板块,希望用这些身边的榜样激励更多村民向善向美。”莲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温乌说。

 

  近年来,汕尾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村文化礼堂+村史馆”融合发展,坚持“文化地标、精神家园”的定位,力争用两年时间通过“授牌一批、改建一批、规划一批”为104个村庄打造功能类聚科学化、建设要素标准化、活动开展常态化的农村文化“集合体”,筑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地,以文化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陈欣欣 南小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