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兴宁市文明网! 中国·兴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今天是:
天气预报:
“白马讼师”
浏览次数:804      发布时间:2015-09-22  

  白照墙何屋,位于兴宁市永和镇沙坪村,始建于清代。坐东北向西南,三堂三横二围围龙屋,分布面积52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

 

“白马讼师”

 

  永和镇沙坪村白照墙何屋,始建于清代,系何氏十二世祖落居时所建,已有350多年的历史。

  该屋祖先落居后,虽然生活艰辛,但奋力拼搏,除了耕种田地外,还发展织布业,做豆腐和经营小生意,非常重视教育,设立祖饷缴本屋弟子上学,奖励成绩好的学生,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读书风气。后来大家热心资助,在本屋附近兴建“仲仁学校”(即现在的沙坪小学),捐款在学校建起一个教室。在祖辈的带动下,后裔传扬良好风气,培养出不少人才,清朝时期,曾出了一名进士,该屋的何志远还成为清朝的一名文官。民国时期,该屋的后裔何造时成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以后,该屋的后裔何少林成为北京的大学教授,何裕新成为广州军区陆军医院内科主任,师级干部。后来,有人给该屋赐了一块写着“奕世飘香,望重环桥”的匾额,称颂该屋的良好风气。

  话说清朝年间,该屋出了一名讼师,叫何坤。他自幼勤奋好学,聪慧过人,文理精通,才思敏捷,乐于助人。他常常骑着一匹白马,奔走于各乡村之间,热心为百姓书写状纸,排忧解难,而且他书写状纸速度很快,常常坐在马背上都能把状纸写好,因此,群众给他一个绰号“白马讼师”。

  有一天, 何坤骑着白马走在乡村路上,突然发现一群人聚在路边,见到他走过来便拦住,请求他帮忙写张状纸。他从马上下来,了解到事情的原委是:几天前,有一批官衙的马路过此地,见到路边的禾苗鲜嫩,马便争着下田吃禾苗,把田里的禾苗践踏得乱七八糟。当地村民见状,非常气愤,便拿起担竿、木棍驱赶,有的气愤地用担竿木棍打在马的身上,结果把一条马打死了。见打死了官马,村民非常惊慌,正在这时,衙役冲过来,看到马被打死,气势汹汹要村民赔马,若不赔马,便要捉人到官府,吓得当地村民不知所措,一时想不出什么办法应付。后来,有人提出写状纸告到官衙。村民便想到何坤,知道他常到民间奔走,便等在路边。果然何坤经过这里,村民便拦住他,申述情况,并带他到禾田观看,请求帮忙写状纸。何坤看到被损坏的禾苗,想到村民一造的收成又要受到损害,心里很是沉痛,他当即毅然决定为村民书写状纸。他从袋子里拿出纸笔,沉思了一会,便挥笔写道:“官马吃民禾,民打马一条,官要民赔马,民要官免粮,应如何决断?”意思是说马吃了百姓的禾苗,本来不对,但官衙还要百姓赔马,既然这样,那么官衙就要免征百姓的粮税,请官衙决断。当地百姓把状纸递到衙门,衙官看到状纸写得有理有节,又知道是有名望的讼师何坤写的状纸,便只好作罢,不再追究赔马的事。因此,这事不了了之,百姓拍手称好。

  此后,何坤的声誉越来越高,请他写状纸的人越来越多,对他马背写状纸的事许多人赞叹不已,因此许多人都认识他的马,当他的马拴在县城东门外时,大家都知道是何坤的白马,谁也不敢牵走,因此“白马讼师”的名声越传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