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816 信息来源: 兴宁市客家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2016-02-03 |
山乡洒碧血
兴宁市大坪镇吴田村有一个中心屋,即上蔡屋。中心屋左片有一间柴房和一间牛棚,柴房下面有一个洞,洞底下有一条地道。这条地道从柴房一直通到中心屋的屋背山岗上。这地道留下了蔡梅祥烈士与敌人斗争的许多故事。
1907年,该屋蔡壬先、罗五娣夫妇添了个眉清目秀的男孩,取名蔡梅祥。蔡梅祥三岁丧父,由母亲抚育成长,自幼聪明好学,成绩优秀,1926年暑期毕业后,在大坪黄坑小学教书谋生。
当时,在中共兴宁县党小组领导下,兴宁人民的革命斗争、农运、工运和学运都有新的发展。从小经受苦难生活折磨的蔡梅祥,在共产党员罗屏汉的直接帮助教育下,在黄坑小学一面教书,一面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积极参加罗屏汉为首的大坪青年会,跟会员一起到圩镇、乡村贴标语、撒传单、表演话剧宣传革命思想,进步很快,1927年8月,蔡梅祥经同乡大坪白云村罗屏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蔡梅祥在黄坑、吴田黄沙塘等地从事农运和建党工作。1927年冬,按党的决定回到吴田家乡从事革命活动。为防御敌人突然袭击,保护好党的档案资料和枪枝弹药,蔡梅祥带领游击队员,在自己家放鲁草的柴房间里挖了一个地洞,以利革命活动顺利开展。
吴田村,是个首尾近十华里的大村庄,当时为第十四区吴田乡政府所辖,驻有黄颂平为首的国民党后备队30多人。布骆乡和岭背河乡各有敌人后备队员几十人,北边罗岗区驻有国民党防军二十一团第三营,西北面靠双头山高山绵亘,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困难很多。但是,蔡梅祥以人地两熟的有利条件,在革命群众的掩护下,日伏夜战,很快打开了局面。他每天晚上带领三、四个人携带白天准备好的标语布告及浆糊等,从布骆、岭背河、甘村、罗岗,折回小碰、吴田,沿途四、五十里张贴布告、标语、传单,或者在夜深人静之时,带领十几名武装人员捉土豪, 收缴地主枪枝,使吴田周围的敌人心惊肉跳,坐卧不安。有一次,蔡梅祥带领武装队员到吴田凹背伏击去罗岗的4名敌后备队员,打死其中2个,打伤1人。当时遭到附近反动武装的联合包围,烧杀抢掠,蔡梅祥只好转移到双头山等地活动。1928年2月,蔡梅祥奉县委巡视员罗屏汉之命,到大坪黄沙塘从事建党活动。他吸收杨友秀等5人入党,成立了黄沙塘党支部和农会组织,并组织了有20多人的农民赤卫队,使黄沙塘的革命斗争不断发展。随后蔡梅祥与罗屏汉、罗柏松等先后袭击兴宁大坪警察所、龙川罗口乡民团等地反动武装,缴获了一批枪枝、子弹,在龙川大塘肚建立了东江游击队。
1929年3月,五(华)兴(宁)龙(川)苏维埃政权成立后,蔡梅祥担任岗马龙坪(即罗岗、石马、龙田、大坪) 区委书记。9月29日,红军第三营和区赤卫队员一千多人分三路攻击罗岗,蔡梅祥率领岗马龙坪区联队、赤卫队三百多人同刘传文一起由左路进攻,到达镰子寨时,遭到敌人阻击,转而负责掩护右路军撤退。他在战斗中英勇顽强,完成了任务。同年10月蔡梅祥被选为中共兴宁县委委员、县革委委员。11月,蔡梅祥参加了县委在双头山下巫屋召开的分田会议。会后他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积极发动根据地农民群众全面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1930年12月,他担任五兴龙县委常委。1932年4月,陈锦华调任安远县委书记后,蔡梅祥主持五兴龙县委工作。当时,由于苏区肃反扩大化,许多同志被当作“AB团分子” 杀害。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蔡梅祥带领为数不多的武装人员,辗转在赣西南地区坚持斗争。他与罗义妹(大坪河岭村人,革命烈士)等不畏艰难,身先士卒,恢复了党和群众的组织,吸收了一批游击队员,带领游击队到处捉土豪、拆电线,书写张贴标语,撒传单,攻打地方反动武装。先后烧了兴宁合水、白泡(通往江西的必经要道)后备队炮楼,以及合水白泡公路大桥,牵制了敌人北上围剿中央苏区的兵力。1932年6月,蔡梅祥主持成立中共兴(宁)龙(川)县委会和兴龙县革命委员会,他担任县委书记兼县革委主席。
1933年正月,江西军区第三作战分区政治部主任罗屏汉,率领第一挺进游击队〈队长李大添、政委万寿〉,从筠门岭出发到达寻邬苗畲村,配合兴龙县委和县游击队在兴龙平寻一带开展活动。在罗屏汉的统一部署下,蔡梅祥和罗义妹带领县游击队主动出击,首先进攻罗浮上畲团防。上畲团防彭五妹炮楼,背山面水难以攻克。蔡梅祥掌握了敌人的行动规律后,派曾九华、罗亚彬化装成烧炭工人,挑着行李假作回家过年路经炮楼时,罗亚彬将担子一丢,两人迅速跑步上楼。正好敌人下河洗澡、洗衣服去了,仅有一名团丁守卫。曾罗两人乘其不备,喝令;“举起手来,莫动!”随即缴了敌人十多支步枪,百多发子弹。最后放火烧了炮楼。同年六月,罗屏汉在寻邬南扒召开了有蔡梅祥等人参加的战地会议,决定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扰乱敌人后方,打击国民党的反动武装。尔后,兴龙县驳壳队攻克了兴宁大坪团防,打死团防队长等十多人,俘虏十多人,缴枪三十多支。此役震动了兴宁、龙川等地。国民党独立第四师第一团团长潘标恼羞成怒,暴跳如雷,派重兵围剿兴龙根据地,强令地方反动武装加强戒备,组织“铲共团” 实行白色恐怖,还四处出告示悬赏花红一千银元捉拿蔡梅祥。
1933年8月16日(民国22年),中央人民委员会决定由刘晓、罗屏汉、蔡梅祥等37人组成粤赣省临时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从此以后蔡梅祥坚持在兴、龙、平、寻一带组织反围剿工作,1934年冬,为配合主力红军长征,扫除反动据点,蔡梅祥指挥,驳壳队员化装潜入寻邬岑峰炮楼,缴获一批枪枝弹药,放火烧毁该炮楼,受到省军区的表扬。
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把围剿中央苏区的重兵调来,围剿粤赣边革命武装,兴龙县游击队遭受很大损失。蔡梅祥秘密从新村去到兴宁大坪、龙川、东坑、石坑、五华歧岭一带了解情况,见国民党在各乡镇的驻军到处设卡搜剿,使游击队活动更加艰难,生活无着。为了解决部队的给养和药品问题,1935年4月,他带领游击队在寻邬丹竹楼下岸村,捉获一名美国传教士王神甫,此时,新村苏区遭到陈济棠的重兵包围,形势十分险恶。正在这十分困难的时刻,罗屏汉、周建平带领七十多名武装人员到达新村。面对这险恶而艰巨的局势,罗屏汉、周建平和蔡梅祥研究决定:一、释放王神甫以缓和局势;二、安排地下交通员疏散转移周建平、陈正人(均有病)脱险;三、把所有武装人员分为3个小队杀出重围。7月9日,罗屏汉转战到龙川径口,被叛徒出卖而壮烈牺牲。8月2日,蔡梅祥带领的一个小队转战到大坪区属南蛇坑,仅剩团县委书记曾佳昌,罗岗区委曹兆凤3人。次日由于有人告密,吴田乡反动武装后备队长黄颂平纠集岭背河乡、布骆乡后备队会同广东省地方警卫队常备队黄湘衡中队共三百多人,严密包围了蔡梅祥等三人,因敌众我寡,不幸被捕。蔡梅祥被敌军抓捕后,敌人利用种种刑法摧残他,任凭敌人严刑拷打,蔡梅祥坚毅刚强,宁死不屈,始终守囗如瓶,没有透露半点党的机密。惨无人道的敌军见其如此坚强,便把他的手指甲、脚指甲一个个全部拔掉。后由驻罗岗防军二十一团提解到兴宁县城,蔡梅祥惨遭杀害,年仅28岁。蔡梅祥被敌杀害后,敌人还责令蔡梅祥的家人要上交一千大洋,蔡梅祥的父亲忍痛卖掉家里的三斗种田地,并向亲朋借款,被敌人迫害到人亡财失的惨境。
(谢爱华、刁伟生、范远达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