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兴宁市文明网! 中国·兴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今天是:
天气预报:
铁证如山—— 日机轰炸兴宁之遗迹与档案实录
浏览次数:0  作者: 文明办  信息来源: 梅州日报·文化公园  发布时间:2025-08-07  

 

●沈钰汛

 

导 读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在无数城镇和乡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兴宁作为粤东重镇,在抗战期间遭受了日机频繁的空袭。当年日机的空袭不少以各种形式保留了物证与遗迹,可谓是铁证如山,不容篡改,它们见证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从闹市到废墟的轰炸印迹

日本军队侵略广东,从空中轰炸开始。1937年8月31日,日机6架首次袭击广州,从此,广东各地无时不处于日机的狂轰滥炸之下。1938年6月,南澳沦陷,1939年夏,日军在南澳岛建成简易机场,对粤东各县空袭更加频繁。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镇,或与东江、潮汕沦陷区相邻地区,都是日军飞机轰炸的重点地区,因此兴宁是粤东遭受日机轰炸最多的地区之一,轰炸的地点主要为经济繁荣、人口较多的县城及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兴宁县城内有多处遗址、遗迹都印证了这段惨痛的历史。

(一)兴宁学宫

兴宁学宫即兴宁县学,位于兴宁兴田街道兴民中学内。1939年8月1日,日机空袭兴宁,兴宁学宫中弹,大成殿与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等被炸毁。1942年,兴宁成立兴宁学宫重修委员会,县长温克威任主任,拨款4万元,集资14万元,于1943年重修兴宁县学宫。1944年刻“重修兴宁县学宫碑”,温克威撰文,张花谷书写碑文,时任闽粤赣边区总司令的国民党上将香翰屏题写碑名。碑文记载了日机炸毁兴宁学宫一事,“倭寇凶残,恣摧文化,遽于抗战第三年八月一日,受敌空袭,大成殿与崇圣、名宦、乡贤祠同时罹劫,弦诵中辍焉。”另保存于兴宁学宫大成殿内的道光十五年“重建兴宁县学宫碑”,被日机炸弹炸裂,留有痕迹,并缺失三字。

民国三十三年(1942)重修兴宁县学宫碑碑拓(吴浩镐 2025年5月拓)

 

道光十五年(1835)重建兴宁县学宫碑(沈钰汛 2025年5月摄)

 

(二)兴宁中山公园

兴宁中山公园原址位于兴宁市兴田街道中山东路,现兴宁市政协大院一带。1920年,兴宁县县长罗树顽派人清理县府左片的大瓦砾场,建成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入门处是文昌祠,1923年兴宁县设立通俗图书馆,馆址即在文昌祠楼上。公园内建有一古雅楼房,碧瓦琉璃,雕屏金漆,正中楼门悬“宜楼”二字巨匾。公园后侧,建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张学龄的纪念亭;1925年三四月间,东征军曾经进驻宜楼。1942年,日机轰炸兴宁县城时,中山公园连中三弹,文昌祠被毁,宜楼东北角被炸塌,以后逐渐荒废。1989年,兴宁县政府在宜楼遗址上建起钢筋混凝土5层楼建筑,现为兴宁市外事局。张学龄纪念亭现仍存原地。

1931-1938年,兴宁中山公园文昌祠(兴宁市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1925年三四月间,东征军进驻兴宁中山公园内宜楼。

(三)日机空投的巨型炸弹

1994年秋,兴宁市永和镇华峰村数名村民在挖宅基地时,发现黄泥地里埋着两颗锈迹斑斑、长约1.8米的重磅炸弹。机场派出所接警后用汽车把这两颗炸弹拉走,将其沉入派出所旁的一口水塘里监视放置。这两颗炸弹是1937年下半年至1941年期间,日军飞机轰炸兴宁时,从空中投下而没有爆炸的巨型炸弹。

2009年8月11日下午3时许,在兴宁市刁坊镇贵峰村打石坑(已毁弃的福兴黄歧石场),兴宁市公安局会同省、市公安机关排爆专家将两枚炸弹引爆。

2009年8月,相关工作人员在专家的指导下装运炸弹到目的地销毁。

日机轰炸兴梅地区的档案实录

自1939年6月成立广东省第二防空指挥部以来,潮梅地区开始有计划地统计日机空袭及损失情况,这为后续抗战损失调查统计提供了原始材料。根据《梅州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从1937年7月起至1943年12月止,兴宁被日军飞机轰炸致死的共103人,伤残130人,财产损失56032180元(当年旧币)。但由于种种原因,空袭损失数据不可能做到准确无误,遗漏在所难免,因此日机轰炸的实际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要远大于战时调查统计数据,该数据或可视为日机轰炸的最低人口伤亡和损失情况。今天,我们从报纸、民国档案中,仍可窥见日机轰炸兴宁时的惨烈状况,也可以发现当地军民抗击日军的英勇斗争。这些珍贵档案对还原历史真相、捍卫民族记忆具有重要意义。

(一)1939年兴宁大轰炸真相:《大公报》“X机狂炸兴宁”

1939年夏,日军在南澳岛建成简易机场,对粤东各县空袭更加频繁;1939年,也是日机轰炸兴宁次数最频繁、损失最为惨烈的一年。根据1939年8月16日《大公报》(香港)刊载的东江快讯,“X机狂炸兴宁,城内起大火,投弹八十枚,几近成焦土,丰顺留隍死伤亦极惨重”,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日军对兴宁实行的是无差别轰炸,针对的是不具有军事性质的目标,是破坏、损毁私有财产,造成非战斗人员伤亡的反人类罪行。

【东江快讯】潮安之X几度向我枫溪进犯不逞后,(8月)十二、十三两日,未敢续犯,故前线略为沉寂,但X机乘时肆虐,岭东各县连日均被侵袭。此间当局接岭东军讯:谓昨日X机四架轰炸兴宁,共投弹十四枚,损失颇重。计城内落八弹,县立中学被炸毁教室宿舍六七座,另民房数间,地方法院全毁;城外上华街落两弹,塌店铺六间;兴水站落两弹,全毁,相连房屋毁一部份;民众医院落两弹,毁民屋三间。据至十四日上午七时许,X机七架又飞兴宁、平顺一带逞凶,先到兴宁环绕一匝,即在县城内外低飞投弹,历时四五十分钟,投弹凡八十枚,中有燃烧弹数枚,城内当即发生大火。X机投弹后,续飞丰顺留隍肆虐,亦投弹十余枚,死伤甚众,十一时许,该批X机始向西飞出海。是日两地被炸,损失非常惨重,尤以兴宁重遭蹂躏,几成焦土,死伤遍地,详细情形,尚在调查中。(十四日)

1939年8月16日《大公报》左上角为“东江快讯”

(二)击毙日机飞机师档案首次公开

1937年7月11日,日本陆、海军达成进攻中国的计划,海军担任华南方面的警戒,并负责解决华南地区的中国空军。所以1938年日军在进犯广州之前,就于3月15日首次派16架飞机轰炸梅县的古塘坪机场。

古塘坪机场是1932年经当时广东省省长陈济棠的批准,在梅城近郊西厢的古塘坪修建的军用机场,国民党第七师师长李铣及梅县县长彭精一负责督建,1934年基本建成主体工程中的跑道、简易机库、油库等。古塘坪机场是当时除广州外,广东省的第二个地方机场,驻防有3架飞机。

从1938年3月15日至4月20日,日机先后4次共28架次,对古塘坪机场一带进行疯狂轰炸,之后古塘坪机场便不再使用,一直废置。但是,日机在1938年4月7日的袭击中,被中国军队击落两架,日籍、意籍飞机师各2名逃走。4月12日,日本飞机师森下胜男被击毙于丰顺十八重山;4月21日,日本飞机师加用佐志安被击毙于丰顺川龙岗。另外两名,一名在4月23日被梅县部队击毙于梅县丙村附近,一名负伤毙命于梅县黄洞附近山中。

1.民国档案:安字第270号快邮代电(兴宁市档案馆藏)

1938年4月7日,由广东省第六区保安司令部发给兴宁县政府的要求其协助查缉日军飞机师的快邮代电,具体内容如下:

特急。兴宁汪县长(密):今晨九时敌机六架袭梅,被我军击落两架,机师意、日籍各二在逃。除饬属协缉外,仰即饬属协缉送部解办为要。兼区司令李郁焜、副司令符麟瑞。

 

快邮代电

2.民国档案:电复击毙敌机师情形(兴宁市档案馆藏)

1938年4月29日,丰顺县政府通报兴宁县政府关于击毙敌机师情形的快邮代电,具体内容如下:

兴宁汪县长勋鉴:敬代电奉悉。(一)灰晚(灰,电传密码的特定日期,指“10日”)十一时许,敌机师一人在清凉山邦宫坑,经本县哨兵发现,双方开枪射击,本县义警黎见,奋勇向前擒捕,受重伤毙命,敌亦负伤乘夜逃匿。(二)文(12日)午,敌机师二人由梅属南坑窜至本县马耳峰地方,经本县队警围搜,敌于十八重山山窝堆石作障,负隅顽抗,经我政警班长吴启祥等奋勇冲杀,击毙敌机师森下胜男一名,获敌手枪一、弹五、小旗一、神符多种。(三)皓(19日)晚,敌机师一人窜至本县紫汤乡属三角塘山中,经我队警冒雨围搜;箇(21日)晨,被我产溪乡壮丁在该乡川龙岗,将该敌加用佐志安一名击毙,获敌地图、神符多件。其余二名,一则负伤毙命于黄洞附近山中,尸为梅县拾得,是否于灰(10日)晚或文(12日)日被本县队警所击中,现尚未能证实。一则于梗(23日)日被梅县部队击毙于丙村附近。谨电复查照。丰顺县长张际清 叩。艳(29日)。

 

快邮代电

3.民国档案:黄212号快邮代电(兴宁市档案馆藏)

1938年4月28日,梅县县政府通报兴宁县政府有关击毙敌机师的快邮代电,具体内容如下:

代电

兴宁汪县长勋鉴:敬代电诵悉。查敝府于本月养(22日)日下午六时,据南蓬径乡长报告,该乡农妇在大窝里发见敌足迹,并遗下嚼过草蕨渣滓,知敌确匿该处。梗(23日)上午九时半,第三区长邹翀翔率事务员及区丁,会同保安营杨连长达,暨坪石、南蓬径、蓬辣等乡所丁,驰赴该地,于下午二时到达。与壮常□第一中队第二分队队长钟新,及大埔水兴乡壮丁会合,四面围定,分路搜山,由大窝里搜至崩冈脑坑石岩下,发现该敌伏匿。是处丛林茂密,草高于人,恐被潜窜,即集枪密射,敌亦还枪拒抗;有顷,遂将该敌击毙。获炸咀枪一枝、子弹一粒,拾获弹壳一粒、神符二包,将该毙体运至县城检验;验得该敌面瘦削、身中材,年近三十,足伤肿,头部左太阳(穴)中枪一处,身中弹多处,穿黑海军衣已破,衣釦五皆有船碇樱花徽,证明确系逃敌机师,其余内衣无字迹标记,不知何名。当摄取影片,备棺殓埋。业经呈报层宪,察核在案,准电前由,相应将本案详情电复查照。梅县县长杨幼敏 叩。俭(28日)印。(计送影片一张)

快邮代电

结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那些被炸毁的遗址遗迹和泛黄档案中的血泪记述,都在无声地控诉着侵略者的暴行。80年后的今天,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铭记苦难,更是为了汲取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更应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2025年8月4日《梅州日报》“文化公园”版面图

本文作者单位:兴宁市委党史研究室。主要参考资料:《广东抗日战争志》《中国共产党广东地方史(第一卷)》《兴宁县志(1992年版)》《梅州日报·兴宁销毁两枚抗战时期日机空投的巨型炸弹》

——“文化公园”投稿邮箱:mzrbwhg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