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兴宁市文明网! 中国·兴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今天是:
天气预报:
文明中国·河北 | 衡水市冀州区:婚俗改革为爱“减负” 为发展“赋能”
浏览次数:0  作者: 文明办  信息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7月9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启动2025年“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多维记录各地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火热景象,立体呈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社会风尚向上向善的生动局面,集中反映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即日起,中国精神文明网联合“文明+”传播矩阵,推出“文明中国”主题采访系列报道。

  一场集体婚礼彰显汉仪典雅,一支三轮车队传递简约浪漫,一条文旅融合路径激活“甜蜜经济”——在河北衡水冀州区,一场以“减负担、增内涵、树新风”为核心的婚俗改革正润物无声,为这座千年古城注入文明新活力。作为省级移风易俗改革试点,冀州区立足传统与现代交融点,创新推出一系列可感可知的文明实践项目,让“婚事新办、简办”从理念走向千家万户,绘就新时代文明婚俗的“冀州样本”。

  小婚礼大变革,文明新俗落地生根

  “沃盥净手、同牢合卺……原来婚礼可以如此庄重典雅!”5月2日,冀州古城遗址公园内,10对新人身着汉服,在传统礼仪见证下喜结连理。这场精心策划的集体婚礼,减去鞭炮喧嚣与铺张排场,增加文化厚重与仪式庄严。新人代表在现场发出“破陈规、除陋习”的倡议,短短两小时活动,线上线下吸引超万次点赞,成为冀州推动移风易俗的生动注脚。

  变革不仅在仪式。5月29日,新郎李喆喆用装饰鲜花的电动三轮车迎娶新娘,一支由六辆三轮组成的迎亲队成为街头流动的文明风景线。这对在读博士新人自制“文明婚俗”手举牌,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新娘父亲李焕忠感慨:“比豪华车队更有纪念意义,更显时代精神!”数据显示,改革以来,冀州新人婚庆平均支出下降超30%,群众对“简约不减爱”的认同度显著提升。

  “甜蜜经济”赋能,文旅融合创新路径

  冀州区创新探索“婚恋+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将公益相亲、集体颁证等婚俗服务巧妙融入特色场景,打造可持续的“甜蜜经济”新增长点。

  在碧水湾码头、玉泽园爱情花园、古城遗址等场地,精心设计的集体颁证、古风游园、婚纱摄影等体验环节,让婚恋服务更具仪式感与吸引力。2024年七夕,“甜蜜衡水·七夕在‘冀’”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不仅为百余对新人提供特色婚恋服务,更通过精品文旅线路设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摄影消费同比增长25%。冒雨从景县赶来登记的李腾说:“在七夕传统节日集体领证,浪漫又难忘!”

  系统推进强基,文明新风渐成常态

  近年来,冀州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依托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网络,系统化推进婚俗改革。持续推出“公益红娘”牵线搭桥、“集体婚礼”示范引领、“公益相亲”拓宽渠道等创新举措,精心打造“冀韵新风·情润湖城”婚俗实践品牌。

  全区已建立专业化“公益红娘”队伍超百人,精准对接单身青年需求。同时,采取“线上+线下”融合传播,通过短视频、H5、社区宣讲等形式,讲好“身边的新风故事”,引导群众自觉转变观念、摒弃陋习。

  从豪华婚车到三轮迎亲,从大操大办到集体婚礼,冀州区正用一个个充满温度与创意的实践,诠释“文明新俗”的深刻内涵。这场始于婚礼的变革,不仅减轻了群众负担、提升了幸福感,更以润物无声之力,推动着千年古城的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质量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