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781 作者: 谢爱华搜集整理 信息来源: 兴宁市客家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2015-10-12 |
螺岭何屋,位于兴宁市永和镇沙坪村,始建于清代。坐东北向西南,为三堂六横二围围龙屋,分布面积61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366平方米。
硬气做赢人
穷孩子成进士
兴宁市永和镇沙坪村,有一座螺形的围龙屋叫螺岭何屋。始建于清代,有300多年历史。屋内中厅挂有一块木刻镀金的 “进士”牌匾。
清雍正乙卯年,螺岭何姓子孙第十五世何祥图,上京考试,金榜题名,被雍正皇帝封为“进士”, 特派广东巡抚张渠立此牌匾。授牌匾那天,广东巡抚张渠专程带人来到村里,在全村敲锣道喜。这块牌匾,既证实了昔日螺岭何屋人的辉煌,也记载了螺岭何屋人不畏艰难,含辛茹苦,培育子孙,崇文重教出人才的历史。
以前的螺岭何屋人,比较贫穷,家家户户主要靠耕田、织布维持生计。何祥图家虽然贫穷,但他的父母继承“卖屎缸迹” 也要供子女读书的传统,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有书读,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材,尽量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不分昼夜劳作,想尽办法挣钱养家。为了多织布多挣钱,他们常常一个上半夜,一个下半夜,轮流织布。年幼时的何祥图,看到父母常常挑灯夜织,主动帮忙做家务。他十二岁那年的一天晚上,看到父母总是不分日夜耕田织布,心里很痛苦,走到父母身边跪着大声呼喊:“爸、妈,你们实在太辛苦了,不能这样拼命干呀!”此时,何祥图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儿,我们穷人家虽然没有什么财富,但我们有的是力气,有骨气。你要认真读书,将来才能好好做事、做人,要硬气做赢人。”何祥图懂事地点点头,连声说:“父亲,孩儿铭记你的话,你放心,我会努力。”“硬气做赢人”的话语深深印在他的心中。此后,何祥图更加刻苦学习,常常挑灯夜读,手不释卷好学上进,嗜书如命,加上其聪慧超群,有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十六岁时便博览群书,满腹经纶,经乡试会试取得功名后,二十多岁赴京考试,金榜题名,被清雍正皇帝封为“进士。”
此后,何祥图在广州做官,在任期间为官清廉,以德施仁,政绩昭昭。据传,他受命于当地的动乱之秋,盗贼猖獗,久治不安,人心惶惶,民不聊生。何祥图上任伊始耳闻此事,想去处理。但有人劝阻,说这帮盗贼势力强大,盘根错节,弄得不好会身败名裂,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深受“硬气做赢人” 熏陶的何祥图,决不怕邪恶,他拍案而起,痛心疾首地说:“盗贼不除民何以为安!”于是,他立即发布从严惩治盗贼之政令,采取许多措施,稳定社会秩序。由于其采用宽大与严惩相结合、剿抚兼施的战略,打击了一批为首的盗贼头目,并对其同伙分化瓦解,使不少盗贼纷纷投降自首,改邪归正,有效地维护了当地的治安秩序。何祥图在任期间,还重视教化百姓,救济贫民,倡导耕织,务守其业。因此,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使老百姓从初时惶惶不可终日,以后变为夜不闭户,安居乐业。
冤家变亲家
在永和镇沙坪村螺岭何屋,人们传颂着一个冤家变亲家的故事。
据传,很久以前,有一次,螺岭何屋的一帮人,到永和圩一饭店打斗聚(聚餐),他们买好了菜,拿到饭店,洗净了铁锅,正准备煮菜。忽然,附近罗姓的一帮村民也到那间饭店打斗聚,他们看见煮菜的锅头已经洗净,就把自己要煮的菜放进锅里去煮。当时,何姓人看到自己洗净的锅头,让人家抢先占用,非常生气地说:“喂!你们有没有搞错?这锅头是我们洗好的,应该让我们先煮菜才对,你们真不懂规矩。”罗姓人反驳道:“饭店的锅头,谁先煮都一样,我们已把菜放进锅里煮,你能把我怎样呢?”双方你一言,我一语,越吵越凶,闹得锅底朝天。后来,双方都调集了人马、器械相打,打斗中,罗姓一人被打重伤,他们非常气愤。为了解恨,他们连夜邀集了一帮人马,带着器械,冲到螺岭何屋打斗,并要放火烧毁螺岭何屋。眼看斗杀越来越凶,此时,何姓一位媳妇高声呼叫:“你们不要再打斗啦!赶快停战吧,都是自己人,我也姓罗啊!”这位妇女的高声呼叫,顿时平息了打斗,双方都觉得有道理,放下武器各自退让。斗杀虽然停止了,但两姓人心中都留下了累累伤痕,成为死对头。很长一段时间,双方不再往来,何罗两姓断绝结亲。
过了好几年的时间,何罗两姓的小男孩和小姑娘都已长大成人,他们各有自己的主张,认为上一代人的恩怨与我们无关,他们不顾父辈们的反对,争取与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共创美好家园。有一年,春节将至,何姓小伙子阿涛告诉父母:“爸、妈,我爱上了邻村罗姓姑娘阿美,我俩情投意合,准备结婚,请你们成全我们好吗?”阿涛的父母听后坚决反对:“儿子,你不是不知道,何罗两姓已成冤家,誓不两立,不能结为亲家,你们不能结婚呀,你们要是敢结婚,就是犯上,就是不孝,让我们今后如何做人?”阿涛委婉地对父母说:“爸、妈,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你们上一辈人的恩怨,不能再延续到我们身上,恩恩怨怨何时了。我们乡里乡亲,都是自己人,大家和睦相处,不是更好吗?”经过阿涛的一再劝说,阿涛的双亲觉得儿子说的很有道理,便松了囗气:“儿子,你说的是有道理,我们不是不成全你的婚事,就是我们不反对,但祖辈们也不一定会同意,你不能开这个头。这样吧,待我们请示他们后再做决定吧!”阿涛见父母不反对自己与阿美的婚事,心里非常高兴,连声说:“好!好!我就等着你们决定。”说完,阿涛连忙找到最疼爱自己的爷爷,说出自己与阿美相恋的事。开始爷爷不赞成:“孙儿,你可知道,何罗两姓是冤家呀,我不同意。”后来,阿涛干脆把阿美姑娘带到爷爷跟前,态度坚决地说:“爷爷,我非阿美不娶,请你们成全我们好吗?”看到阿美长得婷婷玉立,温柔大方,爷爷觉得这位姑娘确实是做孙媳妇的最佳人选,便不忍心拆散他们,只好说:“阿涛,爷爷老了,你已经长大成人,自己的事情,你还是自己拿主意吧。”阿涛与阿美结婚以后,尊老爱幼,相亲相爱,生儿育女,生活过得美满幸福。从此以后,村里便越来越多何罗两姓联姻结亲家的好事。大家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崇文重教,出了一批又一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