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918 作者: 周笑力 信息来源: 兴宁市客家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2015-09-23 |
吉安围,位于兴宁市大坪镇坪中村,清康熙年间兴建。坐北向南,为三堂四横四角楼转二围围龙屋,分布面积474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063平方米。
祖传对联
兴宁大坪坪中村有座围龙屋叫吉安围。屋门坪两侧立着两块甲石(麻石条),麻石上刻着“第一名岁贡,乾隆已卯科”,上厅有一副醒目的对联“诗书继世长,忠厚传家人”。这对联传颂着祖辈勉励后人读书的故事。
清康熙乙未年,有一位潘氏寡妇(后人称之为潘婆太),在江西以忠厚老实经营茶叶生意发了财后,便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家乡大坪坪中村落居,后请来风水先生选址建房,经过几经周折后便选定一个像龟背形的地方(即现在的吉安围位置)。按当时的说法,有一块地面以鹅卵石铺成的像龟背形的地方,就是用来建房的最佳风水宝地。但是在建房时并没有按照这一风水角度去放线,是源于潘氏为人忠厚老实,让风水先生误解了她的一片好心。这位风水先生有吃鸡肫嗜好,有一次,对潘氏没有用鸡肫招待他而怀恨在心,就不按照当时的最佳地理位置放线。而潘氏没有拿鸡肫给他吃的原因是,因为她知道这位风水先生平时有喜欢吃鸡肫的嗜好,就把每次宰的鸡肫晾干存起来,方便以后让他带回家吃。风水先生要回家过年了,潘氏就拿出一大串鸡肫给他带回去,这时风水先生为之一惊,才知道原来潘氏是一个为人忠厚、想事周到的人,连这样的细节都想到了,而自己在奠基放线时做了手脚,对此感到内疚,但又基于起了墙基,所以也就没有办法改变了。潘氏知道此事后,也没有过多的责怪风水先生,而是一边按照计划节衣省吃建好房屋,一边继续乐善好施孝心奉老。在经历了漫长的23年后,终于把围龙屋建成了兴宁上半县的“九天十八井”。
潘氏实是女中之君子,妯娌关系和睦相处。临终前她把两个儿子叫到身边,叮嘱他们对人要忠厚老实,要和气生财,不要依强欺弱。潘氏去世后,她的后裔为了不忘高祖妣的为人忠厚和激励后人奋发读书的嘱咐,就用心撰写并把“诗书继世长,忠厚传家人”这副对联贴在上厅。她的子孙继承了这一家训,出现了多位学者才子,其中儿子周近义就是当时的邑庠生,周近义的七个儿子中有五个都是读书人,二儿子周钦权是国学生,三儿子周嗣音秉性聪明读书过目成诵,四儿子周际盛是优贡生,五儿子周逊甫是读书人又以勤俭持家而著称,六儿子周海是邑廪生。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至民国初期,其后裔有37人是国学生(即大学生)。
周近义的曾孙周演,他上承高祖潘氏的忠厚之美德,自幼天性过人,喜欢勤学好问,尤为擅长文学。在清朝的科举乡试中中了举人,在中举后主试者就询问其祖宗积德如何,周演就以高祖妣潘氏曾经在大坪至兴宁的必经路段——三口塘(今叶塘镇)建造了一个茶亭,供过路人停歇乘凉。并在此立有茶费田数亩以收租供施茶之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至九月初九重阳节为施茶时间,同时还因高祖妣潘氏功德被奖牌坊的事对主试者说,主试者听后为之动容,赞叹不已。后因种种原因,周演两试京城不获殿选,最后放弃了为官的机会,在河源教书育人并专心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