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兴宁市文明网! 中国·兴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今天是:
天气预报:
【围龙屋故事】诗书继世励后人
浏览次数:983    信息来源: 兴宁市客家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2016-01-28  

  澄联原膴隆基,位于兴宁市罗浮镇澄联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罗浮澄联刘氏开基祖居元历时20年建成。坐西向东,为三堂四横围龙屋,分布面积735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037.5平方米。

 

诗书继世励后人

 

  罗浮镇澄联村(又名澄塘下),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围龙屋,叫“原膴隆基”(俗名高围里)。整座屋宇地势高朗,门前滴水高度达8米,颇有气派,是罗浮澄塘下刘氏第十五世祖刘居元于清朝康熙年间开基建造的,历经20年才建成。屋内充满文化气息,培育出不少人才。

 

  屋主刘居元自幼聪颖,勤奋好学,积极向上,深得其父和族人器重。由于生于市井,受社会熏陶和向周围人学习的机会,致使他才思敏捷。当时,每逢圩期,常有卖膏药、耍把戏的商贩到罗浮圩卖药赚钱。正值十一、二岁的刘居元,常与小伙伴前去围观。他从来不买膏药或商品,而是专看耍把戏和杂技艺术。有个圩期,一个商贩变换了花样,带来一只用绳子绑着脚的鸭嫲,说是要以此物为题征集对联,对上者就以鸭嫲相赠,决不食言,一时间便引来许多围观者。当然其目的主要是以此招揽顾客,促销商品。那商贩见围观者越来越多,便捧出鸭嫲说:“我出的上联是:鸭嫲无鞋勤洗脚。”围观的群众议论纷纷,却没有人站出来联对。此时,刘居元脑子里想开了,忽然他想起前几天私塾老师在上对联课时曾讲过“鸡公头上髻,母羊颏下须”的对联,顿时茅塞大开,触类旁通,思考了一会赶上前说:“我能对!”商贩见他还是个小孩子,不大相信地说:“你若能对上来,我加赠100个铜钱(铜币)。”“这话当真?”刘居元闪了闪眼睛说。“决不食言,说话算数!”商贩说。“好,我就念给你听,你的‘鸭嫲’,我对‘鸡公’,鸡鸭相对,公嫲相对。你的‘无鞋’,我对‘有髻’,有无相对,鞋髻相对,一个在下,一个在上,‘勤洗脚’我对‘懒梳头’,勤对懒,洗脚对梳头,整个句子连起来是‘鸭嫲无鞋勤洗脚,鸡公有髻懒梳头’。”围观的群众连声叫好,商贩一时无法可说,只好把鸭嬷和100个铜钱递给他,刘居元把铜钱分给小伙伴,捧着鸭嫲回去向家人报喜。围观的群众见商贩兑现了承诺,也纷纷购买他的商品货物,商贩赚钱比平时多了好几倍,这事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后来,刘居元更加认真读书,学业大有长进。成年后,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授予“庚午科考授州同”金匾一块,官至州府。刘居元胸怀大略,承传刘汉家风,崇文尚武。为了更好地培育后辈,他曾手书许多联语悬挂厅堂,如教育联:“承祖宗一脉真传,亦文亦武;教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要求子孙们要熟记和背诵刘氏家族诗句:“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并要付诸行动。

 

  在刘居元的苦心教诲下,他的子孙谨记祖训,刻苦攻读,正直做人,并学有所成,业有所绩。他有4个儿子,传20个孙子。孙儿刘振建曾中清朝武举人,玄孙刘春林曾中文举人,而后又办起家族私塾学校(三招学堂),后又办起同德小学,聘请名师执教,并聘请了武术拳师刘亚丰(龙川大塘肚人)设馆授徒,一时文武蔚起。至清末民初,该屋族人刘荫三(又名刘师佑)、刘超环先后被聘任为兴宁县立中学(即现在的一中)校长。刘保环成为留学法国的文学博士,刘圃耘成为少将军官,刘辅仁(又名乔生)为少校军官;营长刘佑环是黄埔军校生,抗日战争时期率部战斗,身先士卒,浴血沙场,为国捐躯,是爱国抗日烈士,时年29岁;刘振环(又名刘醒民)、刘霭环(又名刘卓忠)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罗浮苏区苏维埃主席。

 

  新中国建立后,该屋后裔刘仕勤、刘法英成为大学教授,刘汉清成为医学博士生导师等,涌现了一批中小学高级教师及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为国为民做出积极的贡献。

 

                                                            (刘清泉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