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0 作者: 宣传部2 发布时间:2021-01-13 |
在永和圩镇上有一个休闲的好去处---鹅公山景区。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近八十岁的老人在忙碌着。他就是“七老建鹅峰”的倡导者、景区的领头雁、管理处的何祥华主任。他是一位善良仁慈、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热心公益,在永和镇家喻户晓的热心老人。
继承父母传统美德
何祥华父母一生行善积德,做好事善事。在其母亲九十岁大寿不设宴,把子孙为她老人家做大寿的一万多元拿来建设鹅公山景区的“百岁桥”、“长寿路”,供游客登山锻炼身体。老人家的高风义举得到大家的赞誉。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他大展身手,他带领全家艰苦创业,发家致富。他的儿女长大成人后,努力拼搏,事业有成,家境日渐富有,本来可以享清福,安度晚年,但他致富不忘党恩,致富不忘回报乡亲。2001年退休后,积极投入公益事业。2002年开始牵头修建了本屋左右两条通往圩镇的水泥硬底化道路,门口塘周围砌红砖,打好屋前禾坪;他还为祖屋建设捐款1500多元,让祖屋重现辉煌时的风采,处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了永和圩镇的人们有一个休闲的地方,2003年带领6位退休老人打造鹅峰山,但当时的鹅公山荆棘丛生,荒山野岭,就连一条上山道都没有。为了让人们方便上山,他们想群众所想,自发修通上山路。在创建之初,困难重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打电话、发书信,号召乡贤。他们带头捐款,所有行动都是无偿的。何祥华身体力行,自费外出广州、佛山、深圳等地,争取永和中学校友及热心乡贤支持,十六年来共筹集善款六百多万元。
老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无私奉献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鼓舞了群众的热情。人们纷纷捐款捐物,出谋划策,同心打造鹅公山休闲景区。鹅公山下何屋一百一十多户农户自发自愿捐出山地,许多老人、小孩、学生自愿参加义务劳动,帮助运沙石、运水上山。
新景点经过认真策划、精心施工,处处精打细算,严格把关,一步一个脚印,十五六年的艰苦努力,同心协力,昔日荒山终于打造成集,兴建了景区大门楼,可人文化活动中心,同心亭、风雨亭、管理中心、乡情楼、鹅公山标志性建筑“巨鹅雕像”,三百米长的“爱辉文化长廊”、一千多平方米的健身大广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兵乓球场以及七条环山道,使鹅公山景区成为集休闲、观光、健身、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公共休闲场所,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充分认可。
上善若水,彰显良好家风
何祥华1959年在兴宁宁中中学就读高中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2年高中毕业后任蓝排大队大队长。为了恢复鹅公山下的传统舞龙艺术,他请老一辈舞龙师指导、组织青年学习舞龙技艺,并组建文艺宣传队。1963年春节带领文艺宣传队、舞龙队走村串屋,主要是宣传党的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活跃农村的春节气氛。1968年开始,他为了改善社员生活,带领社员在鹅公山生产队先后办起了窑厂、腐竹加工厂、榨油厂、鱼苗厂、园艺组等,大大提高了社员的生活水平。他经常晚上带年轻人去兴城看电影,看山歌剧,丰富了年轻人的文化生活。
他依托当地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鹅公山旅游景区为平台,于2014年6月经市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兴宁市永和镇鹅公山慈善中心”,由他任理事长。旨在扶贫助学,扶贫济困。当即就发动乡贤捐款二十多万元,每年资助十五位贫困学生,同时年底春节前扶助全镇特困户180户,以及镇敬老院所有老人。当接到蓝牌村陈伟明的求助信,他的儿子因病突然死亡,本人又患脑血栓多年,留下年幼的孙女和孙子,作为慈善中心理事长的何祥华,他马上召开会议,号召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大家当场踊跃捐款,共捐得六千多元,其中他大儿子王河捐2000元,帮助陈伟明暂时度过难关。
何祥华一家
何祥华不仅严于律己,教子有方,教育自己的子女也热心公益多做好事善事,使好家风代代相传。他的长子王河是广州江河天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善于经营、管理有方,经济收入不错,但他富了不忘回报社会。从2015年开始,他每年拿出6万元对永和中学、宁中中学、永和中心小学、水口中心小学等学校共40名特困学生进行资助,至今已达30万元。他还对口扶助孤儿张浩同学,帮助他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除了学费每年还有2000元的生活费。2015年他还主动出资69万元在景区修建了一条沿山公路“王河大道”和一个供游人休息的“感恩亭”。
何祥华的小儿媳丘宇秋在公公的熏陶影响下,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关心家乡建设。从建鹅公山休闲场至今已捐款有几十万元。参加广东狮子会鹤舞分队兼秘书长。她利用广东狮子会平台与鹅公山公益慈善中心平台对接,从2015年5月开始至2016年4月,对永和镇12名特困生每月给予500元,800元生活费补助。2016年7月她动员大爱堂书院华南分院与兴宁市永和镇鹅公山公益慈善中心对接。7月13日带领十位老板从深圳、广州等地风尘仆仆赶回鹅公山旅游景区,对永和籍今年高考考生本科的特困生11位学生一对一扶贫助学,每位给予3500元的助学金。她曾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扶贫基金三万多元,并且三年来一直承担帮扶两名孤苦女孩的学习生活费。正是:殷殷真情,雪中送炭,温暖人心。每当看到儿子、儿媳们都主动捐款做好事、善事,何祥华老人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从2003年开始,其家人累计出资200多万元建设鹅公山景区。
他一家大大小小的善举,举不胜举。他们全家和睦相处,广做善事,继承好家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被评为第三届梅州市文明家庭。
来源: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