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759 信息来源: 兴宁市客家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2016-02-06 |
裕丰屋,位于兴宁市坭陂镇宣明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系当地陈氏十四世祖鼎勋公所建。坐北向南,为三堂四横二围围龙屋,分布面积453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007平方米。
穷鬼日搬新屋
兴宁市坭陂镇宣明村,有一座围龙屋叫裕丰屋,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系当地陈氏十四世祖鼎勋公所建。这屋规模较大,整整建了10多年才建成。在这里流传着一个穷鬼日搬新屋的故事。
据传,这屋的祖先原来是住在离新屋一里多远的宣明村黄塘肚老屋,这老屋是一个过房的老弟建的。后来,先祖发愤图强,省吃俭用,建起了新屋。当祖屋建好后,恰逢临近春节,大家都忙于过年,也就顾不上搬屋的事。眼看到年关,先祖心里又开始着急起来,看到老屋热热闹闹,人来客往,而新屋那边却没有一点动静,冷冷清清,心里很不是滋味,便盘算着抓紧搬屋的事,一定要到新屋赏灯过元宵节。但是,先祖又开始为难起来。客家地区的先民对搬屋非常看重,认为这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不仅要选定好的日子,而且还讲究时辰。当先祖提出搬屋的事情,家人便议论开了,大年初一大家忙于过年,肯定是不能搬屋,初二人来客往走不了,只有初三才有空闲,因为这天是穷鬼日,一般亲戚都不会来登门,家人也很少到别人家去串门,而初四则是媳妇回娘家的时候,初五、初六又有亲戚来往,算来算去只有推迟到月半以后才有时间。但是祖婆搬屋心切,便说:“有空就搬,管它是什么穷鬼日!”祖婆这么一发话,家人也很想早点搬到新屋去,在那里过个好年,于是便急忙行动,在年初二时便忙着收拾东西准备搬屋。
正月初三日,天空晴朗,看来是个好日子。吃过早饭,祖婆便挑着箩担,领着家人上路,准备搬到新屋去。这时,村里走出来不少看热闹的人,顿时议论纷纷,这个说,这家人肯定是脑子有问题,什么日子不好选,偏偏选这穷鬼日搬家!那个说,穷鬼日搬家,预兆就不好,肯定不吉利,一生都会穷!祖婆不顾别人的讥讽,满怀信心地对家人说:我们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认为是好日子就是好的,人家说是穷鬼日,我看就是我们的富贵日,只要我们勤劳节俭,以后的日子会过得很好的!经祖婆这么一说,大家顿时鼓起勇气,有说有笑,迈开大步,很快就走到新屋门前,愉快地踏进屋门。在响亮的鞭炮声中,祖先在大门贴了一副对联:杨岗秀挹,梅岭春环。在下厅贴了对联:堂上椿萱和丽日,阶前兰桂挹春风。在上厅、中厅亦贴上长长的对联,顿时屋内红光闪烁,屋外喜气洋洋,呈现一片热闹的气氛。
搬了新屋后,祖公继续外出经商挣钱,祖婆在家勤勤恳恳、辛勤劳作,领着家人种田织布,常常从早忙到深夜,织了布后到城里出卖,换取油盐钱,并时时教育子女,艰苦拼搏,壮大家业。为了培育好后代,长辈情愿自己穿得破破旧旧,吃得粗粗糙糙,让子女吃好穿好,开开心心,这样,全家的日子过得顺顺当当。祖公经商生意日旺,子女也很争气,认真读书,个个都有出息,清末时还出了个武进士陈德源,他平时喜欢练武,非常刻苦,能够舞动130斤重的关刀,清末时该屋被赐予“进士第”的匾额,给围屋增添了荣耀。
(陈文华口述,刘乐群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