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732 信息来源: 兴宁市客家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2016-02-06 |
龙岭围,位于兴宁市龙田镇金星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系廖氏十四世祖敬裕兴建。坐东向西,为三堂二横一围围龙屋,分布面积214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517平方米。
让地建屋
在兴宁市龙田镇金星村,有一座围龙屋叫龙岭围。是廖氏十四世祖敬裕公兴建的,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约1640年)。这里还有一段让地建屋的感人故事。
话说建屋之前,在龙岭围这个地方居住的并不是廖姓人,而是彭姓人。那时,廖姓祖先敬裕公居住在兴宁宁中镇坪塘村一带,是经营小生意的商贩,后来到金星村一带卖货,看到这里的池塘较为宽阔,便征得彭姓祖先的同意,到这里养鸭子,在池塘边搭了个草寮居住。彭姓祖先看到敬裕公为人勤劳朴实,吃苦肯干,就同意了这件事,两人常聚在一起喝茶下棋聊天,非常投缘,就结拜为兄弟。由于经常在一起下棋,敬裕公的棋艺不断长进,水平越来越高。
经过一段时间,敬裕公养的鸭子越来越多,常常忙不过来,便叫家人都到这里帮忙。彭姓祖先看到草寮狭窄,一家居住在一起诸多不便,心里过意不去,便爽朗地对敬裕公说:“你就在这里建房子居住吧!”
听到这话,敬裕公心里很是感动,但是,又面有难色。哪里能筹到这么多钱建房子呢?一次,他去赴龙田圩,看到街上米行里摆卖着不少大米,他便思量开了,龙田范围内有不少田地,种了许多稻子,乡里的人都把多余的米拿到市场上出售,价格也很便宜,若是把这里的米运到外地去卖,准能赚上一大笔钱。后来,他终于打听到丰顺县城丰良镇的米价高,容易销售,便下定主意贩运大米到丰良去卖。那时交通很不方便,要从龙田挑着米一路步行,还要翻山越岭,赶到丰良圩镇是比较辛苦的,但他想到要早赚点钱做屋,也就顾不了那么多。
到了丰良圩镇,果然米价比龙田圩高得多,他心里非常高兴。当他卖完米,便到街边转悠,发现街边有人在下象棋,一下子棋瘾又来了,便走了过去,看人下棋。下象棋有个规矩,一般情况下旁人是不允许插嘴说明棋路的,他在一旁看着,看到一个人在下棋时犹豫不决,面有难意,他心里很急,真想上前点明棋路,但他知道下棋的规矩,后来他灵机一动,故意对外边的人说:“喂,应该牵出马来吃草啰!”也不知是说者有意还是听者有心,那个下棋的人一下子醒悟过来,意识到应该“出马”,因此就把“马”的棋子向前一步,结果赢了那盘棋。那个下棋人心里很高兴,转过头来笑了笑,对敬裕公说:“喂,你是干什么的?”敬裕公轻轻地说:“我是来这卖米的。”那个下棋人说:“真没想到你的棋路那么精通,往后就跟我下棋吧!”敬裕公连连摇手说:“不,我还得卖米呐!”那人沉思了一会说:“那就这样吧,从下个圩日起,其他人的米不能先卖,先卖你的米!”“这……”敬裕公感到奇怪:“怎么让我先卖米呢?”那人说:“等你抓紧把米卖完,就跟我下棋!”敬裕公说:“这街上卖米的事你管得了吗?”那人不以为然地说:“当然管得了!”
原来,这个下棋的人是当时丰顺的县令,非常喜欢下棋,平时也到这街上跟人下棋。那次经敬裕公一点拨,让他赢了棋,心里非常高兴,急于要跟敬裕公切磋棋艺,就出了这么个主意。结果,敬裕公的米很畅销,一晃10多年过去,竟发了财,赚了不少钱,便开始筹划建屋。彭姓祖先听到这情况,果真决定把地方让给他,他非常感激,便决定请人勘查地形,看风水屋场。当时,他认识了一位看风水地理的民师黄绍松。那天,这位民师经过这里时,敬裕公便请对方到屋里喝茶,并提起建屋的事。这位民师到周围察看了一会说:“你这房屋应建在那边的輋地上,因为那里是‘乙山兼卯’,而把彭姓给你的那地方挖口鱼塘,那就再好不过了。”听到这话,敬裕公心里很不平静,要把彭姓的地方挖鱼塘,而不是建房,会不会伤了与彭姓祖先的和气呢,便闷闷不乐。彭姓祖先看到他的神情,忙问原因,敬裕公便把风水先生的话说给对方听,彭姓祖先听后爽快地说:“没问题,我这地方和屋子给你,我会想办法再建。”
原来彭姓祖先也暗中想开了,自从敬裕公住下来以后,人丁兴旺,又发了财,而自己在这里居住那么久依然是老样子,也发不了财,早就想叫后辈搬到外面另外建屋,因此,当敬裕公提到建屋的事,便连声同意。但敬裕公仍是于心不忍,最后便答应帮助彭姓祖先选地方,出钱为彭姓祖先再建新屋。
后来,敬裕公便托人考察地形,最后选中在罗岗圩附近的现罗岗中学侧的地方,出钱帮彭姓祖先建起了新屋,结果彭姓人住在那里人丁兴旺。彭姓祖先心里非常高兴,但觉得与敬裕公交情很好,自己舍不得离开金星村这个地方,便继续在这里居住,一直到去世。后来廖氏先辈便在附近建了一个彭公社坛,叮嘱后代每年要先给彭姓祖先祭祀,共享荣华。
廖姓后裔遵照先辈的教诲,始终忘不了彭姓祖先的恩德,忘不了彭姓祖先让地建屋的事,因此,每到农历正月十八日“暖灯”时,都要先到彭氏祖先坟前祭祀,然后才到廖氏祖先坟前祭祀,意请彭氏祖先一同共闹元宵。
(刘乐群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