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兴宁市文明网! 中国·兴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今天是:
天气预报:
【围龙屋故事】邓小平的战友钟亚庆
浏览次数:944    信息来源: 兴宁市客家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2016-03-31  

邓小平的战友钟亚庆

 

  在大型电视文献记录片《邓小平》中,生动形象地介绍一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出色的指挥员,他就是当时在土地革命的暴雨骤雨中,从一名普通的赤卫队员逐步成长为一名在中央苏区中管辖4个县军事工作的江西省军区第三作战分区司令员钟亚庆。这位饱经战火熔炼,身上仍留着5处枪伤痕迹的失散老红军,给后人留下一个个传奇的故事。

 

以木撞墙破敌巢

 

  钟亚庆,原名钟伟庆,兴宁罗浮镇罗栋村人。1904年2月出生在偏僻山区贫苦的农民家里。他忠厚耿直,敢作敢为。

 

  话说1929年8月,中共兴宁县委为迎接红四军的到来,使粤东北与赣东南连成一片,尽快形成广大的闽粤赣苏区,在大坪双头山召开北部山区骨干人员会议,号召粤东北部分乡村迅速行动起来,建立健全党、团组织和革命武装,实行土地革命。此后,兴、寻、龙边境20多个乡村的土地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在罗浮的大信、中和、蕉坑、小佑、岩前、新南等村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插上了红旗。但是,唯有与寻邬县交界的罗栋村仍是一个空白点,当地的大土豪钟雪南,依仗武器多,且与当地反动武装有联系,气焰十分嚣张,疯狂叫嚣“谁加入共产党,就将谁全家杀掉。”罗栋村成为兴宁与寻邬连成一片的一大难点。为此中共兴宁县委书记罗屏汉经过深入调查,指派张瑾瑜和何亚清通过钟亚庆的表兄专程到七娘坳钟亚庆家里,与他促膝谈心,讲述穷人翻身解放、大义灭亲的革命道理,从而唤发出他的革命觉悟,表示决心参加革命。接着,张瑾瑜取出一包标语问:“你敢不敢把标语贴到钟雪南屋墙上去?”“敢!党要我干什么,就干什么。”钟亚庆接过标语,当晚与哥哥钟伟香一起,摸黑把标语贴到钟雪南屋的斗门、大门、墙上以及整个罗栋村。第二天早上,全村群众到处看到“打倒土豪钟雪南”、“实行抗租抗债”等标语,反响很大。钟雪南见整个罗栋村一夜之间“红”了,便到处恐吓说:“看七娘坳谁的脑袋先落地。”

 

  钟亚庆兄弟俩不怕恐吓,采取“以亲串亲、以邻串邻”的办法,分头串连穷苦农民加入农会。很快罗栋村成立了农会、党支部和赤卫队。钟亚庆也由张瑾瑜、何亚清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任大信乡赤卫队队长。但钟雪南仍然气焰嚣张,竟骂农会为“农匪”,继续破坏土地革命运动。为了严惩钟雪南的嚣张气焰,1929年10月17日晚,罗屏汉、钟亚庆带领东江游击队和赤卫队共200多人攻打钟雪南。战斗打了两昼夜,由于钟雪南住地屋楼坚固及武器多,坚持顽抗。然而游击队又没有攻坚炮火,无法攻入屋内。在久攻不下的时刻,钟亚庆急了,自告奋勇,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几个人,用大树桐撞穿了钟雪南家的墙角,攻入屋内取得了战斗胜利。至此,兴宁、寻邬、平远、龙川的土地革命阵地已连成一片,全面开展了土地革命斗争,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此后,钟亚庆先后任五区联队第二中队中队长、东江游击大队第一排排长、红十一军独立营第二连连长、红十一军独立团副团长等职。

 

军事部长迟上任

 

  1932年5月,邓小平同志从瑞金调到会昌任中共会昌临时县委书记。他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会昌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他说:“会昌是江西的重要门户,离‘红都’瑞金县只有40多公里,又是一个大县,有十四、五个区,要设立一个军事部,才能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要求组织部长罗屏汉推荐合适人选。罗屏汉说:“现在正在寻邬河角圩西北医院住院疗伤的原独立团副团长钟亚庆,是名战将,有勇有谋,我看合适。”接着,罗屏汉详细地介绍了他的表现情况。邓小平听后,非常高兴,当即决定将他调来。

 

  会后,罗屏汉多次打电话催钟亚庆赶快上任。可是他迟迟没有去上任,原来他认为自己没有文化,怕担当不起,邓小平知道钟亚庆的担忧后,又打电话鼓励钟亚庆说:“没有文化,不用怕,有文书。关键是自己要有信心。有事可以与我们共同商量解决嘛!”然后邓小平又用较坚决的口气说:“文件都已发了,不来是不行的了!”钟亚庆看来不去不行了,这天上午,他背上背包从寻邬步行赶到会昌。当他走到会昌县杉塘区苏政府门口时,邓小平刚好从里面出来,邓小平问:“你这个同志,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姓什么?”“从澄江来,到会昌去,叫钟亚庆。”钟亚庆回答道。“你就是钟亚庆?好啦!我是邓小平,走,到里面去坐坐。”随即,钟亚庆马上向邓小平行了个军礼,便跟随邓小平走进区苏政府的会议室,邓小平喝了一口区苏维埃主席为他斟的茶后,用带着批评的口气对钟亚庆说:“你好调皮,老罗(屏汉)打了好多次电话给你,你还不来,我又打电话批评罗主任(贵波),你现在才来。你看看!”邓小平指着墙上挂着的文件说:“你任会昌县军事部长,文件都发了,你敢不来。”接着,邓小平把话题一转说:“你不要走了,你随我到罗塘区去。”大约坐了半个钟头,钟亚庆就跟随邓小平一路步行,来到罗塘区苏维埃政府。晚上,邓小平叫区委、区苏领导开会,布置了扩大红军的任务和要求。第二天一大早,钟亚庆又跟随邓小平回到会昌县委。然后,邓小平又派一位同志送钟亚庆到会昌县苏政府所在地——许家祠堂。日后,钟亚庆在邓小平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

 

  同年7月,成立会昌县中心县委,邓小平任书记。这时,江西省军区指示会昌中心县委成立第三作战分区(又称会寻安分区),负责领导会昌、寻邬、安远、武平4县的军事工作,任命钟亚庆为司令员,邓小平兼任政委。接到任令的第二天,钟亚庆找到邓小平和罗屏汉说:“我是真的没有文化,要我去当司令员,就让曾友松跟我去。”而且要求邓小平送一支驳壳枪给他用。邓小平马上答应老曾跟他去,并转身取下挂在墙上的驳壳枪,连同驳壳枪皮套和近百发子弹送给钟亚庆。钟亚庆兴奋地告别邓小平、罗屏汉走马上任。第三作战分区成立后,钟亚庆亲自组建了三分区红军游击队,共有140多人,驻扎在会昌与福建交界的东留,同时还在筠门岭附近设立红军学校、兵工厂和医院。在所辖县发动大批青年参加红军,地方武装大大加强。

 

巧计歼敌打胜仗

 

  同年8月,福建敌军钟少奎部100多人进攻太阳桥。钟亚庆接到情报后,立即与参谋长吕赤水、副参谋长游端轩研究作战部署。两位参谋长主张正面与敌人顶着打。钟亚庆却主张部队分开两路埋伏,利用赤卫队引诱敌人进入埋伏圈,然后两路集中火力攻打敌人。并详细地分析了敌我情况和特点,两位参谋长最后同意了钟亚庆的意见。部队分两路,参谋长带一路、钟亚庆带一路各自埋伏在太阳桥西岸南北端,然后安排区赤卫队20多人把敌人引过来。当敌人追到桥中央时,钟亚庆一声令下,两路部队一齐开火,打得敌人狼狈逃窜,战斗仅用了半个小时,就取得胜利。战后,邓小平听了钟亚庆的战斗情况报告后高兴地说:“你的布署、打法都对,是从哪里学来的?”钟亚庆说:“这点计教(办法)我们客家人都有,战术是罗屏汉教的。”因钟亚庆工作积极、英勇善战,取得很大战绩,受到中央苏维埃政府的奖励。在瑞金召开的表彰大会上,奖到纸做的飞机模型一架。

 

  同年9月,钟亚庆带领部队又在福建武平的东留与钟少奎部几百人打了一仗。在激烈的战斗中,钟亚庆既是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不怕牺牲,冲锋在前,不幸负了重伤。他安排参谋长带好部队后,被抬到桂坑。由于流血不止,连夜又抬到罗塘区。第二天转到筠门岭粤赣军区收容所。邓小平接到战报,知道钟亚庆负重伤后,亲自打电话询问情况,钟亚庆不能起来接电话,就由收容所所长罗天观转告。邓小平再三叮嘱,要钟亚庆第二天乘船到会昌去医治。由于钟亚庆伤势较重,一动就流血,在收容所住了4天,就坐一条小船到会昌去。到杉塘区,区苏维埃政府主席请来两个担架员抬着走,直到傍晚,才抵达会昌六祖寺医院。次日下午,邓小平、罗屏汉就到医院看望钟亚庆。邓小平亲切地安慰钟亚庆说:“你从前线写来的报告,我看过了。前线的事已有人负责,不要惦记,好好养伤吧!”说毕,拿给他50元钱,作营养费。钟亚庆接钱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邓小平工作繁忙,亲自来看望,经济困难,还给他营养费,在他那刚毅的脸颊上不禁流下感激的泪珠。

 

尘封历史显真容

 

  五个月后,由于钟亚庆伤势较重,又转到瑞金红军总医院治疗。在钟亚庆住院期间,中央苏区又开展了“左”倾的反对“江西罗明路线”的斗争,邓小平等人受整。1934年7月,红军主力转移,钟亚庆在参加了一次红军转移工作会议后,被安排在红军伤残人员疗养所。同年12月,会昌被敌军占领,到处白色恐怖。在敌人残酷扫荡下,钟亚庆无法找到党组织和部队。经过几天寻找,在筠门岭找到军区收容所的洗衣队长卢四妹,就在她家里躲了几天。后因国民党反动派到处烧杀抢掠,凡为革命做过事的群众都被抓去严刑拷打或枪毙。卢四妹只好与钟亚庆一起隐姓埋名,经过半年多的沿途讨乞,回到钟亚庆家乡过隐居生活。此后至解放前,由于他家住偏僻山区,交通信息闭塞,找不到党,找不到部队,在家耕田兼开饭店,靠微薄的收入维持家庭生活。50年代开始,他担任大信乡民兵大队长,60年代成为普通百姓,1985年,中共兴宁县委召开党史座谈会,全国各地100多位兴宁籍老革命回家乡座谈。会间,长征老干部、山西省卫生厅厅长张金发现自己的老首长坐在后排,特地从主席台走到钟亚庆面前,整了整仪容,毕恭毕敬地向钟亚庆敬礼,然后俩人长久拥抱,热泪涌流。日后,钟亚庆向有关党史研究部门讲述了当年的革命斗争历史。直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女儿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的书里提到钟亚庆,才引起当地党政部门的关注,恢复了名誉,确认他为红军失散人员。1995年,中共兴宁第一任市委书记曾超麟到罗浮调研时,了解到钟亚庆的生活仍很清贫,便当即指示有关部门为他的孙子安排了工作,并每月增加两份生活补贴费。1998年7月31日,这位94岁的革命老人与世长辞了。

 

                                                            (陈作新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