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823 信息来源: 兴宁市客家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2016-02-24 |
卖屎缸迹缴学费
兴宁市坭陂镇柑子村,有一座200多年历史的围龙屋叫垠子上屋。该屋是由瓦沧前曾徽猷的三个儿子曾美珖、曾美珺、曾美琳合资兴建。多年来,该屋崇文重教,出了一批人才。这里流传着一个卖屎缸迹缴学费的故事。
十六世祖曾美琳,眼看后辈出生,渐渐长大,他认为需读书才能成人成才, 便萌发了创办学校的念头。 于是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 在附近创办了一间“日新学校”,供子孙后代及附近村民的孩子读书识字。
曾美琳的后代曾长生养育7个子女,其中5子2女。住在农村,靠耕田织布维持生计。为了把子女培育成人,曾长生夫妇每天起早摸黑干活,省吃俭用过日子,由于村里农田低洼,常遭洪水灾害袭击,眼看禾黄又断粮,生活过得非常艰辛。尽管如此,曾长生从不放弃对子女的教育培养。有一年早造即将收割时,连续几天下起了暴雨,田里的稻谷全部被洪水淹没,指望收割稻谷后,拿出部分去换钱给孩子们缴学费的曾长生夫妇,心如刀割,唉声叹气。正在读中学的长子曾伟良和二子曾俊良,看到父母含辛茹苦抚育儿女,心里过意不去。为了减轻父母负担,他们准备辍学,帮家里干活度难关。
有一天晚饭后,兄弟俩在房里商谈,哥哥对弟弟说,:“弟弟,我初中快毕业了,不想加重家里的负担,不去考高中,早点帮助家里干活,你比我年纪小,你可要认真读书,将来考上高一级学校。”弟弟却对哥哥说:“哥,你比我聪明,学习成绩好,你肯定能考上高一级学校,你不能放弃学业, 还是我帮家里干活好。”兄弟俩争来争去声音越说越大,被隔壁的父母听见,曾长生推开房门,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儿子,书中自有黄金屋,只有认真读书,好好做人,才能有所作为。只要你们努力学习,考上高一级学校读书,我们再苦再累也心甘。我们家里虽穷苦没有钱,但为了你们读书,就是卖屎缸迹,我也要为你们缴学费。”儿子牢记父亲教诲,认真读书。当年,曾伟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兴宁一中。接到消息后,曾长生喜极生悲。喜的是儿子很争气,考上了有名气的高中,悲的是农田遭遇洪水灾害,粮食失收,家里人囗多,生活艰辛,要凑足儿子的学费实在困难。思前想后,没有别的办法。此时,同屋的一位乡亲对他说:“长生,你家里没有值钱的东西可卖,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买下你家的那间粪湖(屎缸迹),让你凑足学费缴儿子读书。”曾长生想,家无长物,只有卖掉这屎缸迹,才能凑足儿子的学费,于是便爽快地答应了这位乡亲,终于勉强筹足钱给儿子缴学费,圆了儿子上高中的读书梦。
从此以后,该屋专门设饷,奖励考上高一级学校的后辈读书。该屋二十一世曾贯之考进上海交通大学,饷里奖励其20担谷, 曾贯之大学毕业后在立法院任职。该屋二十一世的曾福朋(家名曾佛龙),学校毕业后跟随孙中山先生闹革命,先任孙中山的侍卫,后来成为中央立法院长孙科的随从官。如今,该屋不少人因勤奋读书而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谢爱华、范远达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