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兴宁市文明网! 中国·兴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今天是:
天气预报:
【围龙屋故事】智 斗 歹 徒
浏览次数:795  作者: 谢胜宏、王裕坤搜集整理  信息来源: 兴宁市客家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2015-10-03  

  景山围,位于兴宁市石马镇上庄村。始建于明代,创建者陈淳。坐北向南,为三堂二横一围围龙屋,分布面积41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480平方米。

 

 

  景山围位于石马镇上庄村。北靠天子岌,南面向着笔架山,山环水绕,方圆盆地,坐落盆腹,俗称“猪肚围”。该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距今已有360多年,是典型的客家围龙屋。中厅悬挂一块清同治三年皇帝亲赐“孝廉方正”木匾一块。

 

  景山围是石马陈氏十一世、明代秀才陈淳所创建。

 

  据传,当年陈淳建景山围时,请的堪舆师傅是江西大明师的首徒廖师。他从江西沿山脉的龙势到达铁山嶂时,查得铁山嶂分出两条气势雄浑的龙脉,一条是连结梅西的盘龙围,另一条是连结上庄的景山围,廖师心中甚喜。于是,便选定建房的吉日。陈淳全家十分敬重廖师,款待热情周到。廖师喜欢吃鸡卿(肫),陈淳的二儿子是个当家人,他知道廖师的爱好后,每天宰鸡时留心把鸡肫晒干藏好。然而,廖师天天不见自己中意吃的鸡肫,心里很不满意。工程结束后,老二热情地送廖师返江西,分手时,把挑来的许多东西一一拿出送给对方,廖师看到一大袋晒干的鸡肫,顿时感到内疚、懊恼。原来自己错怪陈淳一家人。廖师连忙把老二拉到一边认真地吩咐:“回去以后,要按我画的尺寸在瓦的下面开小窗,可保景山围世代繁荣昌盛。”老二回来后按照廖师的嘱咐去做,使景山围更加完善。

 

  景山围建成后,令人瞩目,十分壮观。有一次,一帮外地歹徒企图打劫景山围。这些歹徒挑着16担有盖的特大箩筐,距离景山围不远时,32个歹徒藏在箩筐内假作货物,到景山围借宿。热情好客的陈淳不仅满口答应,而且还安排晚饭和床铺。当晚十点多钟,景山围有个小女仆到放置大箩筐的大厅拿咸菜,箩筐内的歹徒以为是同伙,轻声问:“是否开刀了?”小女仆吓了一跳,好在她十分机灵,默不回声,只在箩筐边上轻拍两下,表示别出声。小女仆急忙向陈淳告知情况,他们全家人立即暗中联络周围邻居带上铁棍、扁担前来相助。并用数口大铁锅煮沸油汤水,把箩筐内的歹徒全部烫死,投入下堂古井中埋掉。这就是景山围每年年初二一定要在下堂天井中用活牲畜祭祖,每三年安龙或烧烟火的来由。清同治三年,光绪皇帝新赐“孝廉方正”匾给当了南海、清远等七县教谕的陈鲁塘,挂在景山围的中堂。

 

  后来,景山围出了三个举人(陈腾芳、陈登汉、陈炳奎),一个进士(陈连凤)。 景山围的传说原型,后被嘉应大学教授写入小说书中,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