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778 信息来源: 兴宁市客家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2016-02-23 |
妙联讽礼俗
清朝末年,兴宁宁新街道佛岭村新彭屋出了一位秀才,名叫彭一樵。他聪颖好学,见多识广,尤精诗联翰墨,写得一手好字。那年他去考取秀才,考官阅读他的试卷时,顿时眼前一亮,只见字字珠玑,感到有点诧异,觉得弃之可惜,便取其之长,批曰:“文字平常,字盖全场”,一时被传为佳话。
彭一樵,生性诙谐幽默,行为时有奇异,遇事自有己见,颇有离经叛道之嫌。有一年,他的母亲病逝,依照民俗,需修斋拜佛,告慰英灵。他私下认为,父母死后,儿孙悲痛流目汁,不如在生之年多奉四两肉,做佛事,和尚无眠孝子无睡,跪跪拜拜到天亮心有反感。无奈之下,他新拟一副对联贴在佛堂上。对联是这样写的:“借慈航以超苦海,明知事理渺茫,曲将瞒昧无为有;仗佛力以报亲恩,不过葫芦依样,敢云不竟是也非。”
这副敢抒胸臆的对联,在封建礼教禁锢下的民间,实在是惊世骇俗之举。据说,当时的和尚大为不满,提出强烈反对,要求撕下对联,否则不做佛事。在众说纷纭之下,彭一樵装聋作哑,不事声张,让它不了了之作罢。
(彭志鹏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