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兴宁市文明网! 中国·兴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今天是:
天气预报:
【榜样力量】张雪莲:带领老乡奔小康 让“返乡不返贫”
浏览次数:377  作者: 宣传部2    发布时间:2020-01-06  

  她放弃城市稳定的工作,毅然回到农村创业;她组织返乡青年创业团队,带领村民共奔小康;她自建生态体验基地,助力乡村振兴……她就是梅州兴宁市源清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梅州市品鲜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莲,也是广东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广东省妇联十二届常委和执委。

 

20200916150703620_LUN9LuuO.jpg

 

  2018年,张雪莲被评选为2017年度广东省“三八红旗手”、2018年第四季度“梅州好人”、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19年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第八届梅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第三季度“广东好人”。她说,这些称号是对她奋斗的最佳褒奖和最好鼓励,她的最大梦想就是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返乡不返贫”。

 

  不爱红装爱农装   不做白领做农民

 

  2006年张雪莲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后,在广州一家大型蔬菜种子公司任业务主管,有不错的收入,还买了房买了车,过着殷实的生活。

 

  每次回老家探亲时,张雪莲看到村里的田地逐渐丢荒,村民的生活还很辛苦,心里觉得很难受。“源清村是我出生的地方,小时候每家人都种田,整村一片绿油油,到了秋收的时候全村一片金黄,美极了!”张雪莲说,她希望家乡兴宁市罗岗镇源清村恢复以往的美丽。张雪莲萌生要回家乡种地的想法。好不容易飞出去的“金凤凰”又要回来山沟沟,她的想法遭到了母亲的反对和很多人的笑话。因为强烈的家乡情结,她还是选择了回去。

 

20200916150911621_jZQ21XK0.jpg

 

  2014年,张雪莲带着一个擅长营销的师兄和一个擅长技术的师弟,回到了源清村开荒种田。她的行动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她一口气租下了100多亩地,全部都种上了辣椒、黑皮冬瓜,并聘请了村里10多个村民来管理。

 

  源清村的田地都是梯田,开荒、运输、管理成本巨大,由于对现实情况了解不够,张雪莲付出了很大代价,也让团队陷入了困境。

 

  “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当时受条件限制,我们只能纯人工开荒。最困难的是,交通不便,只能靠人工一担一担挑。我也带头挑,一挑就是好几公里路。”说罢,张雪莲伸出了双手,上面长满了老茧,又粗又硬。随后,她还算了一笔账:第一年开荒近100亩,投入50多万元,产出黑皮冬瓜18万斤、朝天椒10万斤,最终黑皮冬瓜亏本近30万元,卖瓜的钱还不够给司机付运费。

 

  家乡良田不再荒、村民不愁活,但筹集的创业金也花得差不多了。没有钱怎样走下去?特别是正面临着建设水利基础设施的资金缺口。张雪莲四处奔走,从山里来到城里寻求帮助,但一切没有那么顺利,甚至遭受了不少冷眼。得知张雪莲的遇到资金困难后,梅州兴宁市妇联工作人员就到源清村了解情况,还请来财政、税务部门人员,一起为她想办法。最终,兴宁市妇联帮她办理了妇女创业小额贴息贷款,分三次贷款50多万元,帮助她渡过了难关。

 

  凝聚返乡大学生  打造农业新品牌     

 

  缓过“气”来的张雪莲开始转变思路,从第一年租来100亩地一半种辣椒、一半种冬瓜,调整到第二年租来180亩地90%种辣椒、10%种植特色瓜果,板栗南瓜和水果玉米就是当时被引进过来的。此举让张雪莲成功回收了资金。

 

20200916151020622_scxcqGc7.jpg

 

  2014年6月,张雪莲牵头成立了“兴宁市源清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户种植朝天椒,提供农资、技术等,并签订合同保底价回收产品,面积迅速扩大到420亩。通过一年的市场营销,张雪莲认为农业应该品牌化运作,才能更好的带动农户的农产品销售,帮助更多的农户脱贫致富。2015年底,成立了梅州市品鲜农业有限公司,利用电子网络平台,帮助农户将所产蔬菜、红薯、沙田柚等农副产品,加强检测、建档等,将合格的农产品打造成“梅一客”品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线下体验店相结合的方式推销到各大中城市的市民手中,实现“互联网+订单农业”,既解决了农户、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又满足了城市居民对健康农产品的需求。目前,公司稳定供应珠三角社区生鲜店8间,供应酒店25间。

 

20200916151158623_35mtK5MB.jpg

 

  张雪莲在返乡创业之初,便深感人手不足,一直与母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保持着密切联系。她的公司与学校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学校为公司基地种植、产品供应提供绿色高效、安全健康的技术支撑。其公司也成为该校实践教学基地,凝聚带动了一批返乡大学生共同创业。如今,她带领的团队共有35人,全都是返乡创业青年,大家为了建设美丽故乡而凝聚在一起。

 

  作为张雪莲创业团队之一,大学农机专业出身、拥有多年从商经验的许镜平向记者介绍,“雪莲做了几次思想工作,我决定回来一起创业。田地里的学问很大,刚开始我也不懂,跟着技术师傅学,还要翻书补课。刚回来前半年还不适应,人晒得很黑,体重减了十几斤。现在得心应手了,从种苗到田间管理都由我负责。”

 

  作为合伙人之一的陈思霞,用以往做电商的经历和特长,帮助张雪莲线上卖自家农产品。2016年7月,张雪莲带领团队在兴宁开设了品鲜健康食材体验店,摸索出一条线下体验线上传播的销售模式,不仅将自家所产的农产品卖出去,还把兴宁的优质农产品推出去。在2016年底的广州花市上,创下了三天零售4万斤沙田柚的好成绩,同时收获了很多粉丝。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带领农民同奔小康

 

  创业成功的张雪莲,没有忘记创业的初心,没有忘记回馈家乡村民。经过两年摸索,张雪莲以生产经营“鲜活农副产品”为基本定位,专注于原生态绿色安全健康食材的生产与供应,探索出“公司+基地体验+O2O”的创新模式,通过土地租金、入股分红、提供就业、引导村民特色种养等方式,带动村集体、村民及贫困户增收致富。

 

  在与村民接触过程中,张雪莲发现农民致贫原因各不相同。为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她根据贫困户的实际,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如对一部分有想法,敢尝试的贫困户,她鼓励他们分片承包经营,并通过合作社垫付前期种苗、农资、包装费用,培训承包经营者生产板栗南瓜,保底价格收购等方式,帮助他们脱贫。对于一些经营能力较差的贫穷户,则通过培训后,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我们有租金,每亩地每年700元,还有工钱,每天工作8个小时,大约80到100元。以前我就会耕田,这不还学到了一点技术,看,这些竹架就是我们搭的。”刘姐领着记者来到她“管辖”的番茄地里,还笑说:“这里的番茄都是我们看着长大的,有时候我们干活饿了,就顺手摘个生吃‘打点’。”像刘姐这样在张雪莲三个基地务工的农户,有40多人。

 

  2016年,张雪莲在兴宁市永和镇新寨村建设了“梅一客农耕体验园”项目,建设以蔬菜为主题的农耕体验园,通过承接亲子游、自驾游,带动乡村旅游,实现基地与村民及村集体共同发展、共同增收。目前,该项目带动农户358人就业,其中35户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辐射带动农民1173人,带动贫困户每年增收8000元以上。

 

  张雪莲这位新型职业农民从抱着“情怀”回来到一路越挫越勇,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和建设家乡的初衷,感召了其他有为青年返乡投身农业,还带动了农民共同奔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