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当前期刊:2018-10-31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完善保障措施夯实村级党建

日期:2018-11-09 浏览数:2455

  近年来,我市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夯实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强化阵地建设 夯实基础保障
  为抓好村级办公场所规范化工作,我市共投入2000多万元,按照“一厅四室”设置要求,整合农家书屋、妇女之家、金融服务站等资源,建成495个村级公共服务站,统一开发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并对办公面积不满160平方米、缺小破旧村级基层阵地升级改造。还要求全市各村(社区)必须根据党员人数,建设可以容纳全体党员开展组织生活的党员活动室。另外还建成453个集便民服务、政策宣传、文化娱乐、健身休闲“四位一体”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我市以“有活动载体、有目标要求、有工作措施、有工作机制、有宣传氛围”的“五有”为工作目标,打造了37个各类型党建示范点,使示范点成为可看、可听、可学的党建工作展示平台。如大坪镇着力打造抓党建促新农村建设的潭坑村、抓党建促扶贫攻坚的坪中村、抓党建促红色旅游的屏汉村三个党建示范村。
  我市抓好“一村一品”产业基地建设,突出以“党建+”为引领,建立“一村一品”产业基地,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种养大户(专业户)+农户”、“光伏产业”等模式,实现党建和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如粤东最大种鸽养殖基地——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以项目扶贫为载体,通过龙头公司(党支部)+基地+贫困农户+党员责任人,带动3个村114户贫困农户养殖高品质肉鸽,助推贫困户脱贫。
  加强干部培养 打造过硬队伍
  夯实村级党建,必须要有素质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我市采取“内选”“下派”“选派”三种途径为村级组织配备干部(“内选”即是重点从本村的致富能人、专业大户、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 “下派”即是从镇街机关工作人员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挂职, “选派”即是对分类定级为“一般”和“较差”的党组织,由上级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同时积极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强化党支部书记及“两委”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建立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采取试用、跟班学习等方式进行培养锻炼,对表现突出的安排挂任村支部副书记。目前我市已培养408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779名村级后备干部和1353名入党积极分子。
  为加强基层干部能力培养,我市利用党校培训阵地,采取“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方式,对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进行集中培训。加强对村“两委”干部全员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近两年来共轮训村(社区)干部2130人次。持续抓好“在岗党员示范带富、无职党员设岗带富、外出党员回乡创业带富”的“三带富工程”,增强农民党员整体“带富”能力。
  考核监督并重 强化制度保障
  我市坚持完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制度,并把村级组织建设内容纳入镇街工作考评重要指标,对排名靠前的进行奖励,对排名靠后、问题突出的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约谈诫勉或组织调整。如龙田镇通过“一谈二述三评四听”,对17个村(社区)支部书记的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起底村党组织书记“成绩单”,进一步推动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
  为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我市在考核内容上采用“双百分”制,每年分别对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直接与村干部报酬挂钩。还利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规范工作程序,并把此项工作纳入村(社区)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
  针对村干部离任后“退无所享、老无所养”的实际问题,我市健全基层经费保障机制,逐年提高村干部的月报酬,对离任的村干部给予生活补助。目前村(社区)“两委”干部报酬提高到每人每月2500元(书记、主任2600元),村级办公经费提高到每村(社区)每年10万元。对543名离任村(社区)干部发放一次性离任补助合计944.97万元。(刘海阳 范炜佳 钟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