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799 信息来源: 兴宁市客家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2016-02-17 |
光绍庐,位于兴宁市径南镇星曜村,始建于民国15年(1926年)。坐西北向东南,为三堂二横两层方形围屋,分布面积115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150平方米。
精明寡妇
在兴宁市径南镇星曜村,有一座采用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方形围屋叫光绍庐。该屋是由罗庆山、罗庆冉、罗庆环、罗庆棣四兄弟建造。该屋有位精明寡妇叫黄静满,长得秀丽端庄,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惹人喜爱。据传,她的丈夫罗爵荣,因为家里贫穷,与她完婚后便去印尼谋生。在通往印尼的路上,染上重病,结果病死他乡。此时黄静满已怀上了孩子,儿子还未出生就失去丈夫,成为寡妇。
儿子罗式永出生后,为了生存,黄静满起早摸黑,耕田割鲁草、上山砍柴,挑盐担上江西,再从江西挑大米、竹笋等杂货回兴宁,换点工钱维持生计。因她长得漂亮,行走出入常会引起他人的关注。有一次,她挑着木柴到永和圩镇去卖,买柴的一位男子把柴称好后,黄静满跟着买主把柴挑到店门口。此时,店老板走进店内对她说:“姑娘,你把柴挑进我店里去 ,你到我房间来,我再付钱给你。” 眼看这男人心怀鬼胎想占她的便宜,精明的黄静满提高嗓门大声说:“老板,你可要看清楚,我罗家是大姓人家,你惹得起吗?你店里的门牌号码,我记得一清二楚。” 听黄静满这么一说,店老板很知趣,觉得这个女人不简单,立马改变了主意,连声说:“好,好,你就把柴放在店门口吧,我现在就付钱给你,我自己会把柴搬进去。”
黄静满家里贫穷,没有田地。丈夫去世后,她怕儿子以后讨不上媳妇,便买了一个女孩给儿子做童养媳。为了求生存,便向邻村田地多的人家租耕。有一年,由于天旱,租耕的稻田失收。到了收租的日期,债主催租逼债来到她家。离大门不远,债主就大声呼喊:“黄静满,这次你一定要把欠我的钱还清,如果不还,拿你去抵债。”此时的黄静满根本拿不出钱还债,为了暂时躲债,她和声细气地对债主说:“老板,好说,好说!你们先在这门囗等等,我现在就进屋里去拿。”说完,黄静满连忙走进屋内,从后门溜到山岗上去躲避。债主等了半天,不见黄静满的踪影,走进屋内到处乱搜,毫无结果,只好白跑一趟。
黄静满家里虽然贫穷,但她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宁愿自己吃苦吃亏,也善待他人。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屋在印尼谋生的罗庆环的妻子,带着七、八岁的两个孙子式辉、式诚回家居住。不久,罗庆环的妻子病逝,家庭的重担,便落到了黄静满身上。黄静满对孩子悉心照顾,比对自己的孩子还好。凡是好吃的东西,先让给两个侄儿。把煮好的鸡蛋放进碗底,再把饭放在上面让给侄儿吃,而自己的孩子只吃青菜萝卜。家里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她先让孩子们吃饱,而自己却常常喝粥汤充饥。有一次,侄儿看见她又只喝汤充饥,便问她:“伯母,你为什么老是只喝粥汤,而让我们吃饭呢?”她回答说:“我囗喝,所以喝粥汤。” 在黄静满的悉心照顾下,两个侄儿健康成长,分别考上了大学,罗式辉成为武汉工业大学教授,罗式诚在中山大学外语系毕业后,到香港工作。他们对抚养自己成长的伯母非常敬佩,逢人便说:“伯母心底无私,是位伟大的母亲。”
(谢爱华、陈莉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