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兴宁市文明网! 中国·兴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今天是:
天气预报:
【围龙屋故事】鲤鱼跃水喜安家
浏览次数:805    信息来源: 兴宁市客家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2016-02-17  

  义隆围,位于兴宁市刁坊镇三潭村下潭片。始建于清初(距今约360年),系曾氏八世祖创建。坐东北向西南,为二堂十二横四围半棋盘转围龙屋,分布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7333平方米。

 

鲤鱼跃水喜安家

  

  在兴宁市刁坊镇三潭村下潭片的义隆围,每家棚上都有出挑的梁架,墙上还开有一扇小门。因当年宁江河常患水灾,如遇洪水,居民便从二楼出门,而后乘竹筏逃走。禾坪两侧各有一座威猛的石狮,这对石狮与此屋同龄,距今约360年。该屋不是通常的半月形围龙屋,而是方形围屋,堂屋与后围不是斜坡式的半月形的花头脑,而是长方形的天街,故为方形棋盘屋。这座较大型、且特殊的围龙屋在兴宁实属罕见。

 

  该屋的创始人叫曾时中,几个兄弟经常划着竹排到竹湖潭捕捉鱼虾。那时,竹湖潭虽然地势低洼,一片汪洋,但上潭和潭背有几个突起的土坡。曾时新和曾时中兄弟对这里很感兴趣,捕鱼时常到这些土坡上休息。冬去春来,兄弟俩在这里附近捕鱼收获很大。有一天,兄弟俩划着竹排又来到这里捕鱼,忽然天空乌云密布,下起倾盆大雨。兄弟俩只好把竹排划到土坡面前稍息,雨越下越大,湖中的水猛涨,兄弟俩被雨淋得像个落汤鸡,便早早收网,准备回家。忽然,湖面吹来一阵大风,一条10多斤重的大鲤鱼跃到竹排上,兄弟俩高兴万分,举手捕捉,这时又刮过一阵大风,大鲤鱼乘风跃进水中游走,竹排上又跳上了许多小鱼,兄弟俩收获甚丰。那天晚上,曾时新和曾时中兄弟俩在家睡觉时,各自做了个梦,第二天起床后哥哥说:“我昨晚梦见一位仙翁从天空中飘飘而来,他笑着对我说,‘孩子,你已老大不小了,你与竹湖潭有缘,你可在鲤鱼跃水的竹湖潭上方安家,那里适合你发展生产,繁衍生息’。”弟弟说:“我也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梦中老人微笑着对我说:‘孩子,竹湖潭是个好地方,你可在鲤鱼跃水的下游立足’。哥,既然有仙翁托梦指点,我们不如就照办,先在那土坡上搭个茅棚,遇到天空下雨或刮大风,可以遮风挡雨。”于是他们同心协力,分别在上潭和下潭的土坡上搭建了一间茅棚,茅棚搭好后,他们不仅每次打鱼都到茅棚休息,并试着在周围耕种农作物,种上番薯、萝卜、青菜、甘蔗,经过精心管理长势喜人。他们感到在这里生活,发展生产非常便利。

 

  随着年岁的增长,兄弟俩分别成家生子,曾时新把家迁到上潭,曾时中把家迁到潭背茅棚安居,开荒耕种,捕捉鱼虾,风调雨顺,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他们的子孙长大后,拆掉茅棚建起了一间砖瓦房。后来,分别在潭背建了“义利”和“义隆围” 两个小屋。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他们的子孙纷纷出外谋生,遵循祖训,挑着箩担,走到那里箩绳全断,便到那里定居。所以,义隆围不少子孙分别在江西、福建、博罗、龙川、四川安居。义隆围第十六世南秀、南槐、南周、南游、南良五兄弟分别到江西、福建做生意,积聚了大笔财富后,续建了义隆围大部分围屋,这就是该屋成为方形棋盘屋的缘故。

 

                                                           (谢爱华搜集整理)